至顶网云计算频道 08月08日 综合消息: 今日,华为首次解读了全栈业务承载、全栈服务能力、全栈资源管理和全栈架构演进等四个全栈云要素,并正式发布业界领先的全栈私有云解决方案FusionCloud 6.3,通过“一云一湖一平台”的架构,重构云基础设施,加速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
华为首次解读全栈云四要素并发布全栈私有云解决方案FusionCloud 6.3
随着互联网、移动化、大数据、物联网和AI技术的兴起,传统行业正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企业一方面需要考虑原有传统业务的云化,另一方面需要基于云平台,结合各种新技术开发分布式创新应用。这就需要功能更加全面、灵活和可长期演进的全栈云平台,能够从芯片、硬件、软件、解决方案等各个层面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有力的支撑,在业务承载、服务能力、资源管理和架构演进四个维度具备全栈能力,帮助企业客户实现商业价值。
华为IT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产品线总裁马力表示:“华为云FusionCloud 6.3作为业界领先的全栈私有云解决方案,除了基于开放统一的云服务框架提供9类40+云服务,与华为公有云统一架构、统一服务、统一API、统一生态,提供无缝的混合云解决方案,还通过从芯片设计到硬件优化,全面构筑高性能基础设施。华为云还和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平台+生态,适配行业业务云化场景,通过面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加速业务上云”
华为云全栈私有云解决方案FusionCloud 6.3,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支撑企业云化转型:
· 全栈业务承载:既支持企业传统业务的云化转型,又支持基于分布式/微服务架构的业务创新;既能实现核心数据库上云,又能实现企业多类型的数据汇聚、融合创新。提供全球唯一的多类型租户级灾备,本地、同城、跨地域容灾、云主机高可用、跨云备份保障业务连续性。可通过云服务目录(CSC)整合第三方应用,实现ISV应用的服务化接入,快速适配场景化的业务诉求,为企业提供业务创新的生态环境,让创新业云务上云更简单!此外,华为支持5种主流数据库(Oracle、SQL Server、MySQL、PostGreSQL、MPPDB)服务及业界唯一的数据库安全服务,让数据库上云更快捷、安全。
· 全栈服务能力:华为基于软硬件协同的技术堆栈,提供高性能的云服务能力,是提供最多IaaS云服务的私有云平台。既有裸金属、GPU增强、SAP HANA云主机等服务支撑核心应用云化,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基础服务支持非核心应用云化,又能提供大数据、PaaS、IoT、AI等服务支持企业面向未来的创新业务探索。华为是业界唯一一家服务器、存储、虚拟化全面通过SAP认证的厂商,提供高规格的SAP HANA云主机服务。
· 全栈资源管理:硬件上支持小型机、Intel X86、ARM服务器等多类型设备的管理,资源层支持KVM、VMware、Hyper-V、容器等多类型资源池的管理。
· 全栈架构演进:统一的分布式架构,既支持从中心多个DC到边缘云节点的统一管理,还能够通过混合云联接华为公有云,提供统一架构、统一API、统一服务、统一体验,与AWS、微软Azure等公有云平台混合,实现业务无缝的跨云部署与迁移,为客户的业务长期演进提供支撑。
华为云私有云专注于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领先的解决方案、产品和技术。截至2018年3月,已经服务了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300家客户,覆盖政府及公共事业、运营商、能源、金融、交通、制造、媒资、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Songscription公司发布AI音乐转录工具,可在几分钟内将音频文件转换为乐谱。该产品采用免费增值模式,面向专业和业余音乐家。目前主要支持钢琴转录,未来计划增加吉他谱等功能。用户可上传音频文件或直接从YouTube链接进行转录,系统还能生成钢琴卷帘谱。公司定位为增强型音乐记谱软件,帮助用户加速转录过程。该初创公司已获得Reach Capital的预种子轮融资。
沙特TachyHealth团队开发的32亿参数医疗AI模型Gazal-R1,通过创新的双阶段训练方法在医疗推理任务上超越了12倍大的模型,在MedQA等测试中取得87.1%的优异成绩,展现了精巧训练策略胜过规模扩张的重要启示,为资源有限的医疗AI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甲骨文宣布签约一位神秘大客户,预计从2028财年开始每年将贡献超过300亿美元收入,这将使其云业务规模翻倍以上。CEO萨弗拉·卡茨透露,公司多云数据库收入持续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甲骨文2025财年总收入574亿美元,其中云收入244亿美元。公司采用独特的云策略,在竞争对手的数据中心部署自己的基础设施,主要运行甲骨文数据库以提供低延迟访问。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RetFiner技术,通过让眼科AI模型同时学习OCT图像和医疗文字描述,显著提升了诊断准确率。该方法采用四种训练任务让AI模型建立图像与文字的深层联系,在三个主流眼科AI模型上实现了2-6个百分点的性能提升,为医学AI发展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