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用户来说,云上资源起码都要上百个服务,一个服务至少得打5个以上的标签,全靠人工必然会产生很多问题(错打、漏打、命名不统一)。因此找一个自动化工具能够帮助用户进行打标签就成为了第一件要做的事情。
自动化、自服务与费用管理
自动化是云的核心支撑,也是让业务敏捷的不二选择。全部由人工实现云资源的配置,包括访问授权、资源分配,不仅浪费了宝贵的人力,也会产生安全隐患,比如由于失误产生的权限错配,就可能导致非授权访问,影响业务稳定性。
基于云原生模式,用户可以自动分配资源访问权限,包括动作权限和服务使用权限,为用户简化配置复杂度,通过少量且简单的配置就完成原本极其复杂的用户-资源权限体系,保障资源访问安全。
此外,自服务是实现企业业务敏捷的重要能力,在IT资源的申请、开通、使用上实现用户自服务,就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自服务平台如果缺乏资源跟踪能力,将会逐渐对资源失去管控力,进而会促使企业成本的增加,而DevOps更是要依靠敏捷、精确的资源编排才能成功。如果能够在服务申请时就开始跟踪并标记,待服务开通使用时自动将使用者/申请者的标签添加到服务资源上,无疑对资源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有极大助益。通过标签,用户可以实现对云资源的全生命周期完美掌控,让企业可以更合理的调度和编排资源,最大化云资源的使用率。
最后,在云平台提供的账单中,只能大概了解云上资源的使用情况,并不能从中获得企业最关心的信息,比如上个月哪个部门使用的云主机费用最多,不同应用/服务消耗的不同类型的云资源占比,哪些部门/应用使用的云资源是可以降低配置的等等。但是基于丰富的标签,可以消除企业在云资源账单中的所有盲点,并进行针对性的资源使用优化,从而节省企业宝贵的IT成本。
标签不是万能的
虽然为资源打标签看起来好处很多,但不是万能的。企业在为云上资源进行标签规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标签具有时间不连续性。如果在8月11日为云主机打上了一个Team:Dev的标签,而在8月21日将标签值改为了Ops,那么在这段时间的历史记录/报表中,此云主机的标签值为Dev,如果这段时间没生成报表,那么在后面的报表中标签值为Ops。同时,标签也不会向前回溯,比如在8月11日之前的历史记录/报表中,并不会有Team:Dev这个标签,因此用户将不会知道这台云主机的归属。
第二,标签是区分大小写的。比如标签OS:WindowsServer 2012和标签OS:Windowsserver 2012在云平台中会被识别为两个不同的标签。因此打标签一定要严格遵循规范化、标准化并注意区分大小写。
第三,不是所有服务都可以打标签。不同的云平台对于能打标签的服务有详细的支持列表,用户在进行标签规划之前可以自行查阅。
第四,打了标签不一定能“拆账”。很多用户在生成详细账单的时候没有开启标签同步选项,这个时候额外添加的标签就不会被包含在公有云平台提供的详细账单文件中。
在规划好一切之后,企业事实上需要一个自动化工具来帮助实现标签战略。比如自动打标签、智能纠错、智能优化,帮用户回溯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标签等等。
FarTag是ChinaMSP自主研发的一款资源分组/分类与管理平台,基于公有云平台的标签与权限管理功能,通过简单的配置,自动为用户打上多种标签:账号、region、机型、操作系统、镜像、VPC等等。让用户能够统一对公有云上的资源进行分组,并基于智能映射的方式来优化分组结果,同时自动对不同标签的资源进行访问权限控制。
通过FarTag,用户可以十分简单地实现对云上资源(如EC2,RDS)的快速打标签,并优化已有标签。在没有云管理平台的情况下,帮助企业10倍提升云资源管理效率。同时,FarTag可以作为外置模块被集成到云管理平台中,帮助用户梳理云资源,秒级确认云资源归属的个人、组织、业务,同时发现僵尸资源、无主资源,为用户对云资源的使用情况一览无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5G流量快速增长和新用例不断涌现,网络运营商需要在最小化环境影响的同时管理密集网络使用。Orange法国与爱立信合作开展创新试验,测试FDD大规模MIMO天线集成无线电,优化高流量区域频谱使用。双方还探索Cloud RAN和Open RAN架构,通过虚拟化RAN功能实现灵活的软件中心网络。合作重点关注利用AI驱动的自动化和意图驱动技术提升能源效率,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动态调整网络资源以降低能耗。
谷歌DeepMind等顶级机构联合研究揭示,当前12种主流AI安全防护系统在面对专业自适应攻击时几乎全部失效,成功率超过90%。研究团队通过强化学习、搜索算法和人类红队攻击等多种方法,系统性地突破了包括提示工程、对抗训练、输入过滤和秘密检测在内的各类防护技术,暴露了AI安全评估的根本缺陷。
微软正在将Windows 11改造为"智能代理操作系统",在任务栏中集成AI代理功能。新功能允许AI代理在后台执行任务,用户可通过任务栏图标查看进度状态。微软还在文件资源管理器中集成Copilot,提供文档摘要、文件问答等功能。此外,Click to Do功能得到改进,可将网页表格转换为Excel文档。这些AI功能采用本地AI和云端AI混合模式,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操作体验。
西蒙弗雷泽大学和Adobe研究院联合开发的MultiCOIN技术,能够将两张静态图片转换为高质量的过渡视频。该技术支持轨迹、深度、文本和区域四种控制方式,可单独或组合使用。采用双分支架构和分阶段训练策略,在运动控制精度上比现有技术提升53%以上,为视频制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