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2018年的岁末,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云)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了主题为“智启云上未来”的IMPACT2018紫光云峰会。政府领导、信息化专家、企业代表、产业专家等近千人汇聚津门,会共同见证了紫光云从3月正式成立以来的高速成长,并就如何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进行技术突破、以支持城市发展、新格局建设,推进数字中国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紫光云于2018年3月在成都正式宣布成立,属于紫光集团的一级子公司与云网板块的重要组成。目前,紫光云采用的是双总部模式,一个在成都一个在天津,成都主要负责研发,天津为运营中心,这个中心就位于天津滨海新区。这也是本次紫光云峰会选择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的重要原因。
在云计算市场,紫光云是不折不扣的新来者,但成长得却非常快,3月成立,7月就有200多种功能和服务宣布上线试商用,到本次峰会紫光云公司总裁兼CEO吴健宣布对外提供的服务已经超过300项。可以说,成立后在短短9个月内紫光云通过“平台+业务”的共同创新的模式,实现了从战略到解决方案再到技术和产品的全面落地。
紫光云公司总裁兼CEO吴健
在演讲中,紫光云公司总裁兼CEO吴健从战略、技术、生态等多个角度,详细阐释了紫光云的战略布局和创新的规划。
“作为一家云计算公司,紫光云将坚持一直以最新的架构、最新的设备、最新的理念打造心中最好的云。”吴健表示。
具体而言,紫光云将背靠紫光集团强大的资源,采用最先进的计算、存储、网络设备,协同集团内部企业共同落实“芯云一体、授信安全、场景驱动、混合交付”的理念。比如,在核心安全领域,紫光云会与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创新智能安全芯片与云安全技术的结合,推进从芯到云的全面安全体验,筑就安全的国家云计算安全体系。架构方面,以“大区节点+一级节点+城市节点核心”的边缘多层级架构,保证各个地用户“数据不出城”。同时,通过融合架构、资源管理和运营管理三大层面的统一化实现多级基础架构的高效的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业务上紫光云以云计算为重点,不过,公司并不会刻意把自己定位为公有云或者私有云厂商。紫光云联席总裁焦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紫光云会坚持云服务商的定位:“不管是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专享云、托管云,只要是以云服务的方式来购买,我们就把服务做好,它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而不再关心它到底属于哪一类。”
焦刚介绍,目前紫光云将聚焦以下几个应用领域。一个是智慧城市。因为智慧城市需要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各个技术的融合,其中公有云平台是基础,紫光云将通过自己公有云平台把智慧城市的各种应用聚合在一起。而且现在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比如连云港。
第二个是工业云平台。因为工业互联网是未来产业互联网的核心,目前紫光云在苏州工业云引擎项目正式启动,产品也成型了,上面设备和机器的连接数已经有几十万。
第三个产品就是BIM。在这个领域已经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其底层也是紫光云的云平台。
“行业场景化平台服务是紫光云的特色平台服务。我们将城市、工业、建筑三大业务场景的共性能力进行了抽象,构建了新城市运营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城市建筑CBIM平台三个平台服务。”吴健表示。
在本次紫光云峰会,紫光云与国信新网、华胜天成、科大讯飞、正元地信等18家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新城市运营联盟2019年合伙人计划,全面贯穿硬件与系统集成、软件服务等不同层级的合作,将共同致力于为创新创业打造相融共生的生态,携手为云上融合发展与中国数字经济繁荣助力。
新城市运营联盟2019年合伙人计划启动仪式
实际上,“合伙人”出现在大会的多个场合,不止被紫光云用来定位自己——“可信赖的数字化合伙人”即为紫光云的Slogan,同时,“合伙人”也被作为紫光云的一个生态战略。
采访中,吴健告诉记者,与很多厂商的合作伙伴战略不同,紫光云的合作伙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合伙人。“我们不是奔着项目去的,我们是想长期经营。因此,我们是真投入、真合资、真纳税,有基金投入。”
吴健说,紫光云强是强在平台能力,包括技术的能力、迭代和开发、运营的能力。而对客户而言,它想要的是一个打包的服务,这个服务里面东西非常多,比如说有运营商、带宽、机房、线路。上面有基础的服务、中间有平台层的服务、SaaS服务还有业务服务、数据服务等,需要有非常多的合作伙伴参与进来。
“我们的重点还是核心的云平台,要把IaaS做好,PaaS、SaaS的工作也会涉及,其他的工作会交给合作伙伴。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看到紫光云这么短的时间内成长非常快的原因。我们是非常开放,欢迎大家一起来合伙,最终能真正给客户提供价值就行。“吴健表示。
实际上,成立以来的9个多月里,紫光云就一直坚持与合作伙伴合力共赢。以智慧城市为例,目前已经建成的10多个智慧城市云中,基本都是与城市当地的国企或者是非常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合作共建的。
除了资金方面外,紫光云还会在技术层面为合作伙伴提供尽可能的支持,包括通过建立开放实验室以及紫光云平台,尽可能地将技术开放出来,鼓励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来用。同时,还会帮助传统的系统经营商、应用软件开发商转型升级,会推出MSP的合作方式等等。
“我们要找到有共同目标的合作伙伴,我们不想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而是要发挥大家所长,合力共赢,与大众、社会、国家一路同行,迎享智能化美好未来!”吴健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ibreOffice 25.8版本以"更智能、更快速、更可靠"为特色正式发布。新版本在多个方面实现性能优化,包括启动速度、文档滚动和文件打开速度的显著提升。该版本增强了对微软Office文档格式的兼容性,改进了连字符处理和字体兼容性,Calc表格组件新增十多个函数以更好支持Excel文件导入。值得注意的是,LibreOffice 25.8首次支持PDF 2.0格式导出,并具备PDF数字加密和签名功能。新版本提高了系统要求,不再支持Windows 7/8系列和32位系统。
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出ViNT视觉导航系统,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仅通过"看"就能在陌生环境中导航。该系统模仿ChatGPT的学习方式,通过分析600万个导航轨迹掌握通用导航能力,在未知环境中的成功率达87%。这一突破将推动物流配送、家庭服务、搜救等领域的机器人应用发展。
微软AI首席执行官苏莱曼发文称,研究AI福利和意识"既不成熟又危险",认为这会加剧人类对AI的不健康依赖。而Anthropic、OpenAI等公司正积极研究AI意识问题,招聘相关研究人员。业界对AI是否会产生主观体验及其权利问题分歧严重。前OpenAI员工认为可以同时关注多个问题,善待AI模型成本低且有益。随着AI系统改进,关于AI权利和意识的辩论预计将升温。
谷歌DeepMind推出AlphaFold3,革命性提升分子结构预测能力。该AI模型采用创新扩散网络架构,能够精确预测蛋白质与DNA、RNA、药物等分子的相互作用,准确率比传统方法提高50%以上。这一突破将显著加速新药开发,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并通过免费开放服务促进全球科研合作,标志着生命科学研究进入AI驱动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