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在阿里云峰会·北京上,阿里云首次分享全新的产品策略。阿里云智能产品管理部总经理马劲提出,未来将围绕IT基础设施的云化、核心技术的互联网化和应用的数据化、智能化这“三化”持续推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自2009年工程师写下飞天的第一行代码,过去十年里,阿里云每天都有产品新功能发布。截止目前已累计162个产品、4610个新功能,为用户提供了全面、丰富的产品服务。
与此同时,企业的IT建设也发生了变化。数据显示,到2019年中国有上云意愿的公司达到了84%,几乎完成了从为什么上云到为什么不上云的时代转身,但如何上云、上云后如何真正享受技术红利,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IT基础设施的云化
IT基础设施的云化已毋庸置疑,很多传统行业的客户开始考虑All-in-Cloud“全站上云”,即要把核心业务整体迁移到云上。阿里云将继续坚持自主研发的飞天系统,成为最安全、最稳定的云。
而为了帮助更多企业以最小成本、最快速度迁移上云,阿里云将提供便捷的上云方案,不仅帮助企业0改动上云,且支持主流虚拟化软件。企业原本在线下的功能概不丢失,需要的云上全部都有,甚至包括线下的ISV伙伴,如SAP、西门子、用友、蓝凌等。
核心技术的互联网化
伴随企业上云的比例增高,未来的所有业务都将是互联网业务,这种业务的特点是海量数据高并发、业务不确定、且需要具备快速迭代和低成本创新能力。
阿里云将继续支持海量高并发的分布式架构,加速自研新一代分布式数据库和输出中台技术,大力投资云原生。此外,还将从底层构建起适合互联网业务的产品体系,并借助容器等工具实现一站式的敏捷交付、智能监控的敏捷运维、无缝伸缩的敏捷架构和分钟级的敏捷创新。
应用的数据化、智能化
云应该是每个CEO关心的话题,因为云可以统一数据和技术,并赋予企业智能化的能力。阿里云将提供从数据库、大数据分析平台、机器学习平台等数据智能的全栈数据技术能力,帮助企业改造流程化应用,进行实时决策。同时还将输出达摩院顶尖AI技术、开放城市大脑平台、深化产业AI。
围绕“三化”,阿里云当天即发布多款重磅产品,包括神龙异构超算集群、新版本POLARDB可兼容Oracle数据库、轻量级GPU异构计算产品——VGN5i实例等。
此外,阿里云再次宣布ECS云服务器、块存储、高速通道等降价,最高降价幅度40%。得益于云计算的规模效应,阿里云已连续5年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ContextGen,这是首个能够同时精确控制多个对象位置和外观的AI图像生成系统。该系统通过情境布局锚定和身份一致性注意力两大创新机制,解决了传统AI在多对象场景中位置控制不准确和身份保持困难的问题,并创建了业界首个10万样本的专业训练数据集,在多项测试中超越现有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R-Scientist系统实现了人工智能在科学发现领域的重大突破。该系统能够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从实验数据中自主发现数学公式,通过工具驱动的数据分析和长期优化机制,在四个科学领域的测试中比现有方法提高了6%-35%的精确度。这标志着AI从被动工具转变为主动科学发现者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