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抱云原生?
为什么说云原生代表着云计算的“下一个时代”?
云原生2.0是什么,企业数字化转型又将迎来哪些新变化?
而又是谁,在持续引领云原生产业?
11月30日,华为云媒体沟通会在京举行,这些关于云原生的所有疑问都将被一一揭晓!
实际上,这并不是华为云第一次提出“云原生2.0”这个理念。不久前结束的HUAWEI CONNECT 2020上,华为云CTO张宇昕就发布了云原生基础设施,开创性提出“云原生 IN 基础设施”的融合架构,将云原生推进到云原生 2.0时代。
时隔两个月,华为云再度就云原生举行媒体沟通会,又将释放哪些新的信息?此外,随着云原生在企业的逐渐落地,如何保障云原生规模化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连续性?如何降低云原生技术的学习门槛、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如何进一步降低云原生技术投入成本、催生更多行业实践案例等等,这一系列新的挑战是否会迎来新的转机?
Gartner报告曾指出,2020年,将有50%的传统老旧应用被以云原生化的方式改造,到2022年,将有75%的全球化企业将在生产中使用云原生的容器化应用。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国内首个《中国云原生用户调研报告(2020)》指出,云原生技术实现了应用的敏捷开发,迭代效率和交付速度持续加速,用户应用发布趋于高频。
当云原生成为云计算发展新的拐点,成为不容忽视的战略性变革技术,并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成为各行各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最为重要的驱动因素时,作为云原生产业发展的持续引领者,华为云的所有新的理解和动作也必将引发关注。
11月30日,如何引领云原生2.0时代,我们一起听听华为云到底怎么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科技亿万富翁拉里·埃里森资助的研究团队将向英国牛津大学投资1.18亿英镑,用于将AI技术应用于疫苗研究。牛津疫苗研究小组将领导这一项目,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对严重细菌感染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反应。该项目由曾主导新冠疫苗试验的安德鲁·波拉德教授领导,计划采用人体挑战模型,让志愿者在受控条件下接触细菌,然后运用现代免疫学和AI工具来精确识别预测保护效果的免疫反应,以开发针对致命疾病的创新疫苗。
字节跳动团队开发了首个AI研究助手评估系统ReportBench,通过对比AI生成报告与专家综述论文的引用质量,并验证陈述准确性来评估AI助手表现。研究发现OpenAI Deep Research引用准确率38.5%,Gemini为14.5%,两者都存在陈述和引用幻觉问题。该系统为AI研究助手建立了标准化质量检测工具,推动行业发展。
据报道,ChatGPT开发商OpenAI计划在印度建设一座耗电量超过1吉瓦的数据中心,目前正寻找当地合作伙伴。该设施预计可容纳至少5.9万片英伟达B200芯片。这可能是OpenAI全球数据中心计划的一部分,旨在为国际用户提供更低延迟服务。OpenAI CEO奥特曼将于下月访问印度,公司还计划年底前在新德里开设办事处。
台湾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ovieCORE数据集,这是首个专门训练AI深度理解电影内容的创新工具。该数据集通过多AI智能体协作生成复杂问题,采用认知分类法测量思维深度,99.2%的问答需要高层次思维。研究还开发了ACE增强技术,可将AI性能提升25%。实验显示现有AI在深度视频理解方面仍存在显著不足,为未来AI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