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抱云原生?
为什么说云原生代表着云计算的“下一个时代”?
云原生2.0是什么,企业数字化转型又将迎来哪些新变化?
而又是谁,在持续引领云原生产业?
11月30日,华为云媒体沟通会在京举行,这些关于云原生的所有疑问都将被一一揭晓!
实际上,这并不是华为云第一次提出“云原生2.0”这个理念。不久前结束的HUAWEI CONNECT 2020上,华为云CTO张宇昕就发布了云原生基础设施,开创性提出“云原生 IN 基础设施”的融合架构,将云原生推进到云原生 2.0时代。
时隔两个月,华为云再度就云原生举行媒体沟通会,又将释放哪些新的信息?此外,随着云原生在企业的逐渐落地,如何保障云原生规模化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连续性?如何降低云原生技术的学习门槛、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如何进一步降低云原生技术投入成本、催生更多行业实践案例等等,这一系列新的挑战是否会迎来新的转机?
Gartner报告曾指出,2020年,将有50%的传统老旧应用被以云原生化的方式改造,到2022年,将有75%的全球化企业将在生产中使用云原生的容器化应用。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国内首个《中国云原生用户调研报告(2020)》指出,云原生技术实现了应用的敏捷开发,迭代效率和交付速度持续加速,用户应用发布趋于高频。
当云原生成为云计算发展新的拐点,成为不容忽视的战略性变革技术,并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成为各行各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最为重要的驱动因素时,作为云原生产业发展的持续引领者,华为云的所有新的理解和动作也必将引发关注。
11月30日,如何引领云原生2.0时代,我们一起听听华为云到底怎么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nthropic发布了面向成本敏感用户的Claude Haiku 4.5大语言模型,定价为每百万输入令牌1美元,输出令牌5美元,比旗舰版Sonnet 4.5便宜三倍。该模型采用混合推理架构,可根据需求调整计算资源,支持多模态输入最多20万令牌。在八项基准测试中,性能仅比Sonnet 4.5低不到10%,但在编程和数学任务上超越了前代Sonnet 4。模型响应速度比Sonnet 4快两倍以上,适用于客服聊天机器人等低延迟应用场景。
上海AI实验室联合多家顶尖机构开发出全球首个科学推理大模型SciReasoner,该模型在2060亿科学数据上训练,支持103个科学任务,能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逻辑推理并展示思考过程。它实现了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多领域知识整合,在分子设计、性质预测、文献分析等方面表现出色,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AI助手工具。
英国初创公司Nscale将为微软建设四个AI数据中心,总计部署约20万个GPU,合同价值高达240亿美元。首个数据中心将于明年在葡萄牙开建,配备1.26万个GPU。德州数据中心规模最大,将部署10.4万个GPU,容量从240兆瓦扩展至1.2吉瓦。所有设施将采用英伟达最新Blackwell Ultra显卡。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SHINE方法,这是一种无需额外训练就能实现高质量图像合成的新技术。该方法通过巧妙引导现有AI模型的潜能,能够在复杂光影条件下完美合成图像,包括准确的阴影生成和水面倒影效果。研究团队还创建了ComplexCompo基准测试集,验证了SHINE在各种挑战性场景中的卓越性能,为图像编辑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