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权威咨询机构IDC发布《PRC SDC Software Market Overview, 2020H1》报告,报告显示,华为云容器软件市场份额排名中国第一。

数据来源:IDC《PRC SDC Software Tracker, 2020H1》
华为云在云原生领域深耕多年,一直是技术的引领者、产品的开创者和市场的领导者,今年,华为云又开创性的提出了“云原生 IN 基础设施”的理念,并围绕该理念打造了以应用为中心的云原生基础设施,开启了云原生2.0的时代。

目前,华为云原生基础设施打造了云容器引擎、云容器实例、智能边缘平台、多云容器平台等8大核心容器产品,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云原生裸金属、云原生高性能计算、云原生混合云、云原生边缘计算四大解决方案,满足企业业务智能升级过程中,对高性能基础设施、分布式业务架构、完善的云原生应用生态的诉求。
重定义基础设施,为应用提供更高性能的资源底座:支持多元算力,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个性化算力需求,基于华为云擎天架构的深度软硬协同能力,为应用提供极致性能的云原生算力、网络和存储资源。
新赋能泛在应用,为应用提供更高效的分布式架构:基于多云治理和边云协同,打造高效、高可靠的分布式泛在计算平台,并构建包括容器、裸机、虚机、函数多种资源的统一计算平台,让传统企业应用与云原生应用能更好的协同。
再升级应用架构,为应用提供生态完善的创新平台:以“应用”为中心打造标准、开放的企业应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为企业的传统IT应用、中间件应用,以及大数据、AI、边缘等创新应用,提供一键式部署、可感知应用的智能化调度、全方位监控与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力,使应用的运行和管理更高效、智能,加速应用创新。
华为是全球首批投身云原生产业的厂商之一, 2015年参与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组建,是CNCF在亚洲的唯一初创成员和首个白金会员。5年来,华为云在云原生领域持续深耕,向CNCF社区贡献核心特性130+,代码贡献和Maintainer席位数均居亚洲第一,并贡献了首个云原生边缘计算项目KubeEdge和云原生批量计算项目Volcano,加速云原生与其它产业的交叉融合,此外,华为云还拥有顶尖开源社区Istio在中国唯一的指导委员会席位,华为云在云原生领域的突出贡献已获得各大社区的高度认可。
华为云原生产品、解决方案及所开源项目已服务于泛互联网、金融、汽车、制造、能源等十多个行业的数千标杆客户,未来将秉持“云原生2.0赋能新云原生企业”的理念,让每一家企业都能成为“新云原生企业”,享受云原生的技术红利。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2025年KubeCon/CloudNativeCon北美大会上,云原生开发社区正努力超越AI炒作,理性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与机遇。随着开发者和运营人员广泛使用AI工具构建AI驱动的应用功能,平台工程迎来复兴。CNCF推出Kubernetes AI认证合规程序,为AI工作负载在Kubernetes上的部署设定开放标准。会议展示了网络基础设施层优化、AI辅助开发安全性提升以及AI SRE改善可观测性工作流等创新成果。
意大利ISTI研究院推出Patch-ioner零样本图像描述框架,突破传统局限实现任意区域精确描述。系统将图像拆分为小块,通过智能组合生成从单块到整图的统一描述,无需区域标注数据。创新引入轨迹描述任务,用户可用鼠标画线获得对应区域描述。在四大评测任务中全面超越现有方法,为人机交互开辟新模式。
DeepL作为欧洲AI领域的代表企业,正将业务拓展至翻译之外,推出面向企业的AI代理DeepL Agent。CEO库蒂洛夫斯基认为,虽然在日常翻译场景面临更多竞争,但在关键业务级别的企业翻译需求中,DeepL凭借高精度、质量控制和合规性仍具优势。他对欧盟AI法案表示担忧,认为过度监管可能阻碍创新,使欧洲在全球AI竞争中落后。
MIT研究团队发现,AI系统无需严格配对的多模态数据也能显著提升性能。他们开发的UML框架通过参数共享让AI从图像、文本、音频等不同类型数据中学习,即使这些数据间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实验显示这种方法在图像分类、音频识别等任务上都超越了单模态系统,并能自发发展出跨模态理解能力,为未来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