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胡维琦:技术赋能产业生态,共创全场景智慧上海

12月15日,以“数字化转型下的智慧城市”为主题的2020上海智慧城市体验活动迎来了重头戏——主题为“智慧上海·进而有为”的上海城市峰会2020隆重召开。

12月15日,以“数字化转型下的智慧城市”为主题的2020上海智慧城市体验活动迎来了重头戏——主题为“智慧上海·进而有为”的上海城市峰会2020隆重召开。

来自上海市各行各业的嘉宾们齐聚一堂,共同为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华为云中国区副总裁胡维琦发表了“技术赋能产业生态,共创全场景智慧上海”的主题演讲。

随着5G、云、AI等新技术发展,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胡维琦表示,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同时也是以产为基的。良好的产业发展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基础。加大云计算、5G、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布局,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也是整个城市智慧升级的动力和关键,智慧产业的水平将直接决定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效。

从数字化迈向全场景智慧,离不开广大合作伙伴的支持,华为云创新中心聚焦产业数字化使能,面向智能制造、智能网联车、鲲鹏、人工智能、AR/VR、区块链、物联网、软件开等8大产业方向,以5G、云和AI的技术聚合优势,开放华为30多年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以及管理经验,聚合生态伙伴资源和全产业的能力实现数字能力的溢出,加速城市产业智能化升级。

大会期间,上海城市建设各方主体联合发布“城市智能体”,为智慧城市蓝图绘制者们提供系统化参考架构。

以下为胡维琦演讲要点:

2000年前,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留在城市”,时间跨越千年,人类文明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直到数字时代,城市应当以人为本的初心没有一丝丝改变。

在数字时代,城市以人为本有了全新的含义,对于上海来说,那就是抓住数字化的时代浪潮,对城市治理、服务以及产业进行全面的智慧化升级,从而实现世界一流的智慧治理,世界一流的智慧服务和世界一流的智慧产业,让人们为了美好的生活来到上海,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而融入上海。

上海作为一座国际现代化都市,国家长三角发展的排头兵,时尚产业优势明显,正在向技术高端化、创意多元化、产品时尚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引领国际国内消费流行趋势。上海众多的国际国内零售企业,为上海人民日常的生活提供全方位质量保障。

同时,上海积极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艺术品交易中心、亚洲演艺之都、全球电竞之都“两中心两之都”的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12月10日对外公布的上海“十四五”规划建议中,规划建议明确,“十四五”时期,上海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健康上海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综上,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同时,我认为城市也是以产为基的,良好的产业发展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基础。除了当前的工业、零售批发、金融等支柱产业外,上海市领导也提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要加快项目落地和成果产业化,把研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我们认为加大云计算、5G、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布局,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也是整个城市智慧升级的动力和关键,智慧产业的水平将直接决定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效。

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智慧场景背后技术赋能与产业合作的故事。

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全场景数字建设。当前上海企业服务场景的数字化,已基本完成将业务从线下搬迁上云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业务简单的把业务部署在云上,我们可以称之为On Cloud,在这种形态下,通过资源池化,解决了IDC时代运维、部署、扩容的难题。

但传统应用单体架构过于厚重、烟囱式架构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云对业务的价值还仅仅停留在资源供给的阶段,无法充分发挥出云计算应有的价值。最终的个人用户感知有限,并没有做到端到端从用户角度出发思考场景的数字化建设。

随着上海的数字化建设逐步进入全场景智慧阶段,人民需要充分享受云计算带来的红利,就需要产业链条上的企业让业务能力内生于云,由现在的On Cloud进阶到In Cloud,基于云的技术架构来构建全场景业务,构建多云多中心的分布式架构、敏捷、智能的企业数字化业务,让最终用户体验提升,感知美好生活,做到以人为本。

创新的本质在于获取AI、大数据等新技术,发展新能力,创造新价值。传统的IT中数据库+中间件就可以打包天下已经成为过去式。软件版本模式不具备快速迭代能力,发布即落后两年或者更多。

此时,云对业务的价值不再是简单的资源供给,需要满足资源高效、应用敏捷、业务智能和安全可信,更要能以全场景体验提升为目的,以应用为中心,为业务赋能。

提到用户体验提升为目的,以应用为中心,为全业务场景赋能。华为云通过一个架构和三个使能,致力于成为In Cloud的最佳数字基础设施。

一个架构指的是华为历经8年研发的擎天架构,当前已全面应用于公有云、私有云、边缘云,提供云边端全场景真正的一致体验、一致生态。

结合AI使能、应用使能、数据使能三大技术使能服务,可以实现技术与业务的融合。这其中包含了三层能力:

?第一层是贯穿生命周期的生产线;

?第二层是行业应用核心能力;

?第三层是行业资产沉淀。

我们有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AI使能服务ModelArts,提供了超过300个行业知识模型;应用使能服务ROMA,积累了超过2000个行业应用资产;数据使能服务DAYU,已上线超过200个行业通用数据资产模型,让越来越多的人从专注于代码的程序员,成为离业务最近的开发者。

同时过去的三年中,华为云已上线23大类210+云服务,覆盖15个行业,210+行业和通用解决方案,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支持场景数字化转型的产品系列和方案。

全场景数字化对于云原生的诉求,不仅仅是使用云原生的资源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让云原生成为企业应用内生的能力,同时满足企业在多云、跨云、边云协同场景下云原生的应用。

产业方面,华为云面向各行业务客户需求,陆续推出了8大基础产品和4大解决方案,在IDC发布的2019年中国容器软件市场份额报告中,华为云位居国内厂商第一,加速了云原生市场的成熟;

全场景智慧的上海,民营企业在此百花齐放。在上海:

民营企业创造了1/4的生产总值、1/5的进出口总额、1/3的税收收入。上海平均每个工作日新注册企业超过1300家,其中96%是民营企业,民企是上海经济的重要支柱。而民企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上海本地软件与信息产业的大发展。

我们处在一个软件定义一切的世界,上海软件产业前三季度经营收入4478亿,全场景智慧发展,需要软件向服务化、网络化、平台化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与产业组织一起,推进软件信息产业快速迈入云原生2.0时代,加速技术迭代与开发流程。

华为云秉承共创、共享、共赢的生态理念,携手伙伴,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我们会开放我们的云原生2.0的实践,通过我们的三个使能平台,让伙伴不断降本增效,通过产业互联网及AI技术助力产业升级。

目前,我们已经聚合了150万开发者、13000+咨询伙伴、5000+技术伙伴、云市场上架应用3500+,交易流水超过10亿元,伙伴贡献收入占比超过60%,我们诚邀更多的优秀企业加入华为云的生态体系,共同向云原生2.0时代迈进。

上海生物和医药产业也是我们重点推动的产业之一,我们联合中科院、同济大学等顶级科研机构,以及业内的软件合作伙伴,利用技术赋能生物与医药产业发展。我们希望通过我们与业内伙伴的努力,能致力于以人为本的健康产业,同时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的数字化进程。

华为云创新中心聚焦产业数字化使能,面向智能制造、智能网联车、鲲鹏、人工智能、AR/VR、区块链、物联网、软件开等8大产业方向,以5G、云和AI的技术聚合优势,开放华为30多年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以及管理经验,聚合生态伙伴资源和全产业的能力实现数字能力的溢出,加速城市产业智能化升级。

至今,华为云产业数字化使能平台已入驻上海,服务超过400+企业,聚合200+伙伴,与上海本地超过15家高校合作。

尤其是我们与浦东金桥产业区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5G创新中心,围绕5G产业链上下游,瞄准大视频、未来车、智能造三个主攻方向,构建产业联盟,助力产业新发展。

同时全场景上海离不开蓬勃的数字化人才。我们关注上海的开发者,通过校企联动,产教融合,共建上海繁荣的数字化人才生态。

通过教学改革及课程优化,建立以鲲鹏昇腾及华为云为技术底座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持续为鲲鹏、昇腾及华为云产业链输出高质量人才。

我们与复旦、上海理工等高校联合组织开发者大赛,聚焦场景化落地,培育开发者实践能力;我们与产业组织及其他ICT学院的合作,过去三年赋能超过百万人次申城开发者。

举个例子,我们和上海理工联合组织的智慧校园应用开发设计大赛,从作品设计到应用上线,全程在专家指导下自主完成研发实践,帮助高校提升学生开发实践能力,成长为高素质、高技能、高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合作新桥梁,加速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成果,促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华为云联合办赛,借助应用魔方 AppCube和华为云WeLink的产品能力,加速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及产品应用落地,达到校园智慧共享共建,赛以致用。最终获奖的6个场景已经成功接入上海理工校园Welink移动端平台,助力智慧校园的场景数字化。

华为云开放协同利他的生态政策,以技术创新使能伙伴,共享产业红利。在联合方案孵化阶段,首批投入5亿资金补贴伙伴。华为云云市场目前已和2000+ISV伙伴合作,我们的愿景是做中国的企业应用软件分发平台,与伙伴共享产业红利。

来源:至顶网云计算频道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20

12/16

11:48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
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