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DC公司CIO办公室
可以看到桌子上有两摞信
一摞是辞职信
一摞是投诉信
CIO不必花时间看这些信,他闭着眼就知道写的是什么:
辞职信大多来自IT部,原因不外乎工作繁琐、压力大;
投诉信基本出自业务部门之手,投诉事项也大同小异——业务体验慢,停机维护时间过多,要求的计算/存储资源不能及时提供,宕机频繁等。
这些症结由来已久
CIO的痛
DC作为一家金融公司,规模虽不大,业务一向不少,由于公司一贯奉行业务线主导政策,未给IT部以足够重视,导致IT架构没跟上当前主流趋势,90%的场景仍然是物理主机跑业务,且容灾和备份严重落后。
大量分离的管理单元给运维人员增加了各种负担不说,业务支撑也常常出岔子,IT部遭投诉、挨批评成了家常便饭。
更雪上加霜的是,近期公司计划上一套全新业务平台,但CIO评估后发现,当前的IT架构根本无法支持,于是他痛定思痛,定了一个年终小目标。
在有限的预算下,进行IT现代化转型!
采购洽谈会上,DC开始提需求▼
新IT架构要跟上主流IT趋势,先在新业务平台试点,以后逐步替换老旧架构;
灵活敏捷,日后业务发展新IT架构需要实现动态地添加资源,不能像现在这样,一套业务对应一两台物理机,扩容困难;
历史上积攒了大量业务软件,需要老版本操作系统支持,新IT架构要对老系统兼容;
公司资金有限,新架构要有较高性价比,且由于机柜空间成本过高,因此占用空间小的方案会优先考虑;
数据安全,金融公司受到各种监管限制,因此容灾、备份等合规性要求必须满足;
要考虑运维便捷性,不能让业务总是指责IT。
总而言之一句话,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IT架构?
作为业内领先的IT解决方案供应商,戴尔易安信多年如一日专注于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针对DC的需求和现状,戴尔易安信推荐了基于AMD EYPC 的VxRail E665解决方案。
跟进主流IT趋势方面,VxRail作为领先IT发展趋势的产品,是当前业界唯一与VMware共同开发、完全集成、预配置和预测试的超融合系统。配合VMware Cloud Foundation,即可实现在单一平台上运行传统和云原生应用程序;支持vSphere with Kubernetes及Tanzu,助力客户便捷地打造现代应用的企业级云平台。
第二点,灵活敏捷,VXRail集群支持从3节点起步,逐步扩展至64节点,可完整伴随客户业务上升曲线,按需扩容、性能随规模线性提升。
至于兼容老系统,虚拟化出来的VM,可以全面支持老旧软件和操作系统,在VxRail方案中,生态问题全部由虚拟化层解决了。
性价比方面,VxRail更是表现突出。VxRail E665基于EPYC Rome平台,单CPU最高多达64核心,保持着140多项性能测试(虚拟化,HPC,Bigdata)的世界纪录。对超融合底层来说,AMD平台多核心和支持高达1TB 3200MHz 内存的算力优势非常明显。
E665 1颗CPU就搞定原来2颗CPU的活,随之而来的是性价比的提升,目前业界绝大多数软件License都基于CPU数量收费。少了一颗CPU,可节省50%的license费用;
E665相比同等算力的intel CPU超融合硬件平台,价格更低6%~27%。配合vSphere license的节省,客户部署超融合的门槛大大降低;
E665节点仅1U高度,极大地节省了机柜空间,从而降低机房租用成本。
数据安全一直是当今时代各个企业关注的重点,VxRail包含Recover Point For Virtual Machines(以下简称RP4VM)软件,可做到虚拟机级别的粒度执行灾难恢复和操作恢复,每个虚拟机能实现任意时间点保护。
VXRail搭配RP4VM(Recover Point for VMs),可实现以下4个维度的数据保护/容灾:
利用RP4VM进行本地复制,此时数据可以保存在HCI内部存储,也可以保存在外部存储
利用RP4VM进行远程复制,可实现异步复制 (秒级) & 同步复制
利用vSphere Replication进行远程复制(分钟级)
通过vSphere实现延伸集群/双活数据中心
最后关于运维便捷性,VxRail具备VMware和戴尔易安信的全套软件功能,用户可通过熟悉的VMware vCenter界面,管理单一VxRail或多个VxRail集群:
■ VxRail Manager管理VxRail的安装和升级;
■ vRealize Operations实现端对端的分析、主动预警和容量管理;
■ 利用vRealize Automation建立自助服务目录,实现自动化运营。
客户收益:
DC公司部署VxRailE665后,成效立竿见影。
机房腾出了1/2个机架空间,用电量减少了典型耗电量的2/3,批量的补丁和微码升级都由VXRail Manager来完成,无需过多关注硬件对OS的支持情况,终端用户和业务受影响程度大幅下降。
与过去所花费的几天或几周不同,DC公司的IT人员现在只需几小时就能让新应用程序运行起来,实现了几乎100% 的业务正常运行时间。
毫无疑问,这次试点是成功的。知道VxRail E665厉害后,DC公司已计划逐步将以前的老旧平台全部迁移至E665,IT现代化转型指日可待!
相关内容推荐:戴尔易安信 VxRail |持续领跑超融合市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ocker公司通过增强的compose框架和新基础设施工具,将自己定位为AI智能体开发的核心编排平台。该平台在compose规范中新增"models"元素,允许开发者在同一YAML文件中定义AI智能体、大语言模型和工具。支持LangGraph、CrewAI等多个AI框架,提供Docker Offload服务访问NVIDIA L4 GPU,并与谷歌云、微软Azure建立合作。通过MCP网关提供企业级安全隔离,解决了企业AI项目从概念验证到生产部署的断层问题。
中科院联合字节跳动开发全新AI评测基准TreeBench,揭示当前最先进模型在复杂视觉推理上的重大缺陷。即使OpenAI o3也仅获得54.87%分数。研究团队同时提出TreeVGR训练方法,通过要求AI同时给出答案和精确定位,实现真正可追溯的视觉推理,为构建更透明可信的AI系统开辟新路径。
马斯克的AI女友"Ani"引爆全球,腾讯RLVER框架突破情感理解边界:AI下半场竞争核心已转向对人性的精准把握。当技术学会共情,虚拟陪伴不再停留于脚本应答,而是通过"心与心的循环"真正理解人类孤独——这背后是强化学习算法与思考模式的化学反应,让AI从解决问题转向拥抱情感。
PyVision是上海AI实验室开发的革命性视觉推理框架,让AI系统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动态创造Python工具,而非依赖预设工具集。通过多轮交互机制,PyVision在多项基准测试中实现显著性能提升,其中在符号视觉任务上提升达31.1%。该框架展现了从"工具使用者"到"工具创造者"的AI能力跃迁,为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