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爆发的2003年,被很多人称为中国远程办公元年。赛迪的一项数据显示,这一年,视频会议的市场规模达到12.05亿元,增速高达42%。2020年,黑天鹅事件再现。相关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后的疫情期间,国内开展远程办公的企业超过1800万家,远程办公人员超过3亿人。
疫情之下,人们被动隔离,成为远程办公飞跃式发展的转折点。作为国内云视频会议领域的龙头企业,会畅通讯率先感受到了疫情驱动下的行业变化。
日常差旅向线上转移
2020年,会畅通讯相继为广州工控、迈瑞医疗、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大型企业、机构布控了云视频系统。这些企业普遍拥有数万名员工,旗下有数百甚至上千个下属公司或机构,业务遍布全国甚至全球。
疫情阻碍了差旅的脚步,大型线下会议被蒙上了疫情风险的阴影,但发展不能因此停滞,像迈瑞医疗的医疗企业更是希望借助其技术优势推动中国抗疫经验医疗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共享。往常在线下进行的业务与交流,被迫转往线上。
如今,广州工控内部两家上市公司、两百余家企业的互通;迈瑞医疗的全球化进阶;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上情下达,均已通过会畅通讯的云视频平台实现了高效、实时互通交流。
大型多边会议持续线上化
12月举行的"连云港"会议,有俄罗斯、巴基斯坦、阿联酋、南非、意大利、菲律宾、国际刑警组织、上合组织、澜湄合作中心等全球30个国家执法安全部门与3个国际组织参加,这次会议中,多国代表通过线上视频参会。
第二届"一带一路"侨商侨领交流合作大会,设有一个主会场与26个分会场,本次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主会场与分会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会场与分会场之间采用线上视频连接。
上述这些会议,均使用的是会畅通讯的云视频平台。2020年,会畅通讯的工程师带领团队已经服务了众多超大型国际会议,超高清、流畅的画面与语音,优质的会议体验受到政府、大型企业等机构的高度认可。
云视频未来将成为企业"标配"
临近春节,疫情反复,河北又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很多人开始自动退票,通过"留守原地"来支持抗疫工作。当"原地不动"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亦在倒逼企事业单位减少差旅流动,加快运营的全面线上化与数字化,支撑单位全面适应疫情环境。
如今,全球疫情常态化,持久战的号角早已吹响,数字化运营的进程在持续加快。并且,当人们充分了解与习惯了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远程办公模式,疫情结束后,人们对于线上系统的依赖亦不会因此削弱。业内人士指出,疫情只是加速了视频会议的市场教育,未来5至10年,都将是云视频会议系统大展拳脚的时代。
"沟通创造价值",成立于2006年,一直专注于云视频领域的会畅通讯也在感受着数字世界的变化。十五年间在云视频会议、企业直播、电话会议等领域的探索,会畅通讯的客户群体已经遍布各个行业及领域。以北京、上海、广州的分支机构为根据地,以国内各个省份、直辖区,以及海外的服务团队为根基,会畅通讯的服务网络迅速辐射至全球150多个国家与地区,未来,还将更多,更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YouTube在其直播活动中发布了多项面向Shorts创作者的生成式AI工具,包括定制版Veo 3 Fast视频生成模型、新的混音工具和AI编辑功能。Veo 3 Fast能以480p分辨率低延迟生成带声音的视频片段,支持图像动画化、视频风格转换等功能。新的语音转歌曲混音工具可将对话转为配乐,AI编辑功能则能将原始素材自动制作成初稿。这些工具将陆续在多个市场推出。
ByteDance研究团队开发了PaSa智能学术搜索系统,通过双AI代理架构解决传统搜索局限性。系统能自动阅读论文、追踪引用网络,实现深度文献挖掘。在真实测试中,PaSa相比现有最佳方法在相关论文发现率上提升近40%。该系统已开源,为全球学术研究提供高效文献调研工具。
谷歌发布了一款全新的Windows桌面应用程序,为PC用户带来了类似Mac系统Spotlight搜索功能的搜索栏体验。这款应用旨在提升Windows用户的搜索效率和使用体验,让用户能够更便捷地在电脑上查找文件、应用程序和其他内容。
微软团队开发的SIGMA是首个专为系统域任务设计的高效大语言模型,通过创新的DiffQKV注意力机制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大幅提升推理效率,在长文本场景下速度提升达33.36%。该模型在系统管理任务上的表现全面超越GPT-4,为AI在专业技术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