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敌人最可怕,网络攻击亦如是。
网络环境中的很多安全风险与威胁往往是潜在的,仿佛一颗埋在暗处的定时炸弹,当下难以被发现。但一旦发现可乘之机就会对企业业务系统进行干扰入侵,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近日,华为云威胁检测服务MTD正式公测上线,旨在通过机器学习、异常检测和集成威胁情报等手段帮助用户消除潜在的安全威胁,保护其华为云IAM账户及工作负载。
威胁检测服务核心价值
持续监控恶意活动和未授权行为,补足其他服务检测能力,提前识别潜在风险。
其他安全服务对IAM账号安全风险,利用DNS进行攻击暴露出来的风险,以及其他各种入侵行为在CTS日志中暴露出来的风险等暂时无法检测或检测能力较弱,威胁检测服务则可以很好的补足这一短板。它通过持续监控各类云服务日志并对其进行检测分析,标识未经授权的或其他异常的恶意操作行为,提前识别出潜在风险并输出分析结果。
自动化威胁响应,及时传递告警信息。
在发现威胁后,可迅速通过信息、语音等方式将风险信息自动传达给用户,方便用户及时应对处置,及时修复。
跨服务联动,提升运营运维效率。
支持与态势感知等服务集成,进行后续关联的安全运营动作,方便集中管理。
威胁检测服务突出优势
1、威胁检测能力强,识别精准
服务集成了华为自身威胁情报与开放的第三方情报源,设置了IAM日志, DNS日志,CTS日志数据作为检测源,后续还会逐步增加检测的日志源类型,能够全面检测到安全威胁。基于威胁情报库与机器学习算法,识别更精准。
2、检测类型丰富,检测报告更贴合运营需求
支持包括IAM异常检测,DGA检测,DGA隧道检测等基于AI算法的3种检测类型,检测结果可以提供按天、严重等级、威胁详情等进行查询,更方便日常安全运营。
3、支持自定义黑白名单配置
支持自定义配置情报、IP和域名的黑白名单,可对特定的可信IP进行免检过滤。
4、保护用户数据隐私,安全可信
对于原始日志只分析不存储,只保存分析结果;对于第三方导入的威胁情报进行加密存储后再分析,充分保障用户隐私数据的安全性。
新兴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了未知安全威胁的频发,基于多种AI检测模型的华为云威胁检测服务(MTD)可帮助您及时探查到异常行为,消除潜在安全风险,保障企业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行。
威胁检测服务MTD正在公测中
欢迎扫码体验!
了解更多服务详情,请点击:
https://console.huaweicloud.com/console/?region=cn-north-4#/mtd/declined/publicTest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存储扩展专家Lucidity将其AutoScaler平台扩展至Kubernetes容器编排平台,帮助企业控制存储支出。该公司表示,Kubernetes中的持久卷常常成为隐形浪费源,虽然Kubernetes可自动扩展实例数量,但底层存储通常未被充分利用。新服务可为亚马逊EKS提供持久卷的自动扩缩容,声称可为客户节省高达70%的云块存储费用。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超过1.8万Spotify用户加入名为"Unwrapped"的集体组织,通过去中心化数据平台Vana将个人听歌数据打包出售给AI开发者。该组织已将1万用户的艺术家偏好数据以5.5万美元价格售出,用于构建新型流媒体数据分析工具。Spotify对此发出警告,称该行为违反开发者政策和商标权,禁止将平台数据用于机器学习模型构建。但Unwrapped团队坚持用户拥有控制和变现个人数据的权利,双方就数据所有权展开争议。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