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报道截图
江苏南通市民张先生开车经过江海大道时,发现路面上有玻璃碴。拨打110后,问题很快得到处理。
在过去,这类非警务警情,需要和相关部门对接,处置效率并不高。而现在,接警服务台只需上报至南通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就能快速受理,准确派单,并及时对群众作出反馈。
南通基于京东科技集团“智能城市操作系统”建成了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指挥中心”),并于去年6月19日正式挂牌运行。在指挥中心大楼,记者看到不断闪烁更新的大屏幕上,有一张总体态势图和16张专题图,分别从党建引领、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政务服务、公共安全、城市运行6个领域反映着南通的城市运行情况,一旦出现突发情况,指挥平台可及时派单到具体执行部门,迅速处理。
前一段时间,南通城管局牵头开展整治扬尘行动。南通市城管局监管处副处长陈坚介绍,过去仅靠人员巡查来治理扬尘,力量有限,而现在,“指挥中心通过整合住建部门、环保部门、城管部门、公安部门的视频监控和数据,可以对建设工地,对于产生扬尘的源头地视频进行实时抓取,推送到各个部门进行处理,提高了效率”。
而这样实时抓取的实现,过程并不容易。南通市委市政府要求对全市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力求打通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换的渠道。经多方努力,指挥中心整合了网格化服务管理、12345、数字城管职责,并与市大数据管理局实行“一体化运行”。
为打通各部门数据,京东科技集团也投入技术力量对市域数据进行整合。京东科技集团副总裁郑宇介绍,在数据资产一张图上,以考核的方式,对各部门的数据接入、数据更新、数据质量等情况进行问效,促使各部门按照要求主动汇聚和更新数据资产,做到数据“落得下,管得住,用得好”。
目前,南通市10个县(市、区)、64家市级部门,共4095项数据资源实现共享。南通市委副秘书长李学义介绍,指挥中心实时汇聚了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研判、分析,可以及时掌握群众关注的热点、痛点,更加精准地为群众服务。
在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每天会接到许多大大小小的线索,有的来自12345、网络渠道上报,有的来自基层工作人员的主动发现。据了解,指挥中心建设了1个市级指挥中心、10个县(市、区)指挥中心和96个乡镇街道指挥中心。7万多名网格员在一线,把各种突发情况上传到指挥中心。有些涉及老百姓举报、投诉的情况,各部门如需要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可以连线网格员。
郑宇介绍,这套三级联动指挥体系,包含了标准操作流程的预案库、疑难推诿事件处置样板的案例库、事件处置时限等细节的知识库。通过技术对相似事件进行智能合并,对于多个渠道上报的事件,避免了重复交办、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对于疑难交叉事件,可以和预案库、案例库、知识库进行智能匹配,找到过去出现过的类似事件及当时的解决方案,实现智能匹配和事件分拨。
据了解,三级指挥体系实现了全市域事件的一门受理、一体派单、联合处置、实时追溯和闭环问效。市级指挥中心统揽全局,县级指挥中心实战指挥,镇级指挥中心一线处置,实现纵向三级联通,构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全覆盖指挥体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企业面临引入AI的机遇与挑战。管理层需要了解机器学习算法基础,包括线性回归、神经网络等核心技术。专家建议从小规模试点开始,优先选择高影响用例,投资数据治理,提升员工技能。对于影子IT现象,应将其视为机会而非问题,建立治理流程将有效工具正式化。成功的AI采用需要明确目标、跨部门协作、变革管理和持续学习社区建设。
杜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OG-DFM技术,这是首个能够同时优化生物分子多种特性的AI系统。该方法成功解决了传统药物设计中"顾此失彼"的难题,能够设计出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性分子。实验证明,MOG-DFM在肽类药物和DNA序列设计中都表现优异,有望显著加速药物发现进程并推动个性化医疗发展。
美国垃圾收集行业2024年创收690亿美元,近18万辆垃圾车每周运营六至七天,每日停靠超千次。设备故障成为行业最大隐性成本,每辆车年均故障费用超5000美元。AI技术通过实时监控传感器数据,能提前数周预测故障,优化零部件库存管理,减少重复维修。车队报告显示,预测性维护每辆车年节省高达2500美元,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可靠性。
印度理工学院团队开发REFINE-AF框架,让小型AI模型通过强化学习自动生成训练指令,无需大量人工标注。该方法在119项测试任务中,63-66%的表现超越传统方法,证明了小模型也能通过巧妙设计获得优异效果,为降低AI训练成本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