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阿里云宣布推出第七代ECS云服务器产品家族,基于最新的神龙架构,相较于上一代整体算力提升40 %,容器部署密度最大可提升6倍,是最佳的云原生载体,此外全量搭载安全芯片,实现“全方位立体化防护”,为云上企业提供金融级的安全可信环境,目前官网已全面开启邀请测试。
据悉,阿里云第七代ECS提供了极致性能的云原生算力,搭载了基于Ice Lake架构的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包括通用型g7、计算型c7和内存型r7三个系列实例。存储方面,云盘挂载密度最多提升 1 倍,最大吞吐能力提升1倍,最大IOPS提升1倍;网络方面升级至50GX2物理网络,支持大帧传输、转发效率提升近5倍。
此外,第七代ECS还能在3分钟交付50万核vCPU, 单实例启动10秒,极好地满足了用户对容器等资源极速弹性的需求,是云原生的最佳载体。
在具体场景方面,第七代ECS的表现也很优异,如MySQL、Redis、Nginx等互联网高负载场景性能最大提升50%;在视频转码的场景下,性能最多可提升40%;在区块链计算场景下,性能最大提升10倍。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迁移上云,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和数据安全持续受到关注。据悉,阿里云为新一代ECS设计了全新的安全立体化防护方案,首次全量搭载安全芯片作为硬件可信根,实现服务器的可信启动,确保零篡改;虚拟化层面,支持虚拟可信能力,提供实例启动过程核心组件的校验能力;在实例可信的基础上,通过加密计算隔离环境enclave,进一步实现数据的可用不可见,为新金融、大型互联网等业务场景提供了更高安全等级数据保护能力和云上可信运行环境。
图:阿里云第七代ECS安全立体化防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安全公司Backslash Security警告称,Cursor AI编程助手的YOLO自动运行模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该模式允许AI代理在无人工审批情况下执行多步骤编程任务,但其拒绝列表防护机制极易被绕过。研究人员发现至少四种方法可绕过命令限制,包括混淆编码、子shell执行、脚本文件写入等。恶意指令可通过导入未审计的GitHub文件或处理被注入的代码库内容传播,使文件删除保护等安全措施形同虚设。
加利福尼亚大学和萨里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AI系统,能够仅通过简单的手绘素描就在复杂照片中精确识别关键点。这项技术突破了传统机器学习需要大量同类数据的限制,实现了真正的跨模态学习。系统在动物关键点识别任务中达到了39%的准确率,超越现有方法约5个百分点,并且在真实手绘素描测试中表现稳定。该技术有望在生物学研究、医疗诊断、工业检测等多个领域找到广泛应用。
数据中心服务器通常部署在机架或机箱中,但两者并非同一概念。服务器机架是容纳多台服务器的金属外壳,通常垂直堆叠;而机箱是容纳服务器内部组件的外壳,是机架内的较小模块。机架服务器体积较大,通常占用单个机箱;刀片服务器更小,可在一个机箱中部署多台。理解两者区别对数据中心设计至关重要,影响服务器类型选择、冷却效率和硬件部署方案。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布DOTRESIZE技术,通过最优传输理论实现AI大模型智能压缩。该方法将相似神经元合并而非删除,在保持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计算成本。实验显示,压缩20%后模型仍保持98%性能,为AI技术普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