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人才培养,聚合从教育、科研、企业、产业的力量,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共同培育面向未来的科技人才。”
……
在4月22日苏州·进而有为 华为云城市峰会—2021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华为联合用友、金蝶、中软、科技日报、中青报、CSDN、InfoQ、51CTO、50+产业云基地、20+鲲鹏创新中心等产学研用各界代表,共同发表《产业创新人才发展倡议》, 意在呼吁产学研用各界共同携手建立产业创新人才工作联动合作机制,培养更多面向产业数字化、企业数字化的创新型人才。
从宏观层面看,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主体,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必经之路。落实具体的企业层面,企业应围绕实际应用场景,加速突破5G、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形成安全可控的数字化转型技术体系,并在数字人才培养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方方面面做出转变。
完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完善数字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是加快企业和政府的数字化转型的前提条件。
华为作为深耕ICT领域的头部技术企业,始终是技术创新的引领者。三十多年以来,华为在培育产业创新人才的沃土上持续投入,先后推出沃土计划、沃土高校教研扶持计划、沃土开发人员成长计划、鲲鹏凌云伙伴计划、华为云沃土初创企业扶持计划等,为开发者提供技术、平台、培训、营销、资金等支持,帮助大量开发者不断提升自身技术能力、加速创新,进行成果孵化,最终实现商业上的成功。
华为通过多年的人才培养支持与技术赋能,持续为开发者营造良好的开发环境,帮助开发者实现自我价值的挖掘,促进企业创新与产业价值创造。正如华为发布的《倡议》一样,华为在加速先进技术的应用落地、实现产业价值创造等方面,无疑已成为当下产业创新的领路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这项由浙江大学与阿里巴巴通义实验室联合开展的研究,通过创新的半在线强化学习方法,显著提升了AI界面助手在多步骤任务中的表现。UI-S1-7B模型在多个基准测试中创造了7B参数规模的新纪录,为GUI自动化代理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阿里巴巴联合浙江大学开发的OmniThink框架让AI学会像人类一样慢思考写作。通过信息树和概念池的双重架构,系统能够动态检索信息、持续反思,突破了传统AI写作内容浅薄重复的局限。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文章质量各维度均显著超越现有最强基线,知识密度提升明显,为长文本生成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名为AiSee的可穿戴辅助设备,利用Meta的Llama模型帮助视障人士"看见"周围世界。该设备采用耳机形态,配备摄像头作为AI伴侣处理视觉信息。通过集成大语言模型,设备从简单物体识别升级为对话助手,用户可进行追问。设备运行代理AI框架,使用量化技术将Llama模型压缩至10-30亿参数在安卓设备上高效运行,支持离线处理敏感文档,保护用户隐私。
腾讯混元3D 2.0是一个革命性的3D生成系统,能够从单张图片生成高质量的带纹理3D模型。该系统包含形状生成模块Hunyuan3D-DiT和纹理合成模块Hunyuan3D-Paint,采用创新的重要性采样和多视角一致性技术,在多项评估指标上超越现有技术,并提供用户友好的制作平台。作为开源项目,它将大大降低3D内容创作门槛,推动3D技术的普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