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华为开发者大会(Cloud)2021上,华为云坚持全栈云原生技术创新,发布五大重磅新品,加速行业全面云化和智能升级。
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业务CEO、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主题演讲时表示:“到2025年,全球企业云技术使用率将达100%。全面云化已不可阻挡,云是ICT产业的未来,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底座,开发者是产业发展的灵魂。华为将继续开放技术创新能力,携手开发者、伙伴共同加速行业全面云化和智能升级。”
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业务CEO、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发表主题演讲
华为Cloud BU总裁、华为消费者云服务总裁张平安宣布,华为云沃土云创计划正式启动。他表示:“2021年我们将投入1亿美元,重点赋能SaaS和ISV伙伴,提供云资源、技术赋能和商业推广支持。华为云致力成为各行各业应用创新的黑土地,与全球开发者共成长。”
华为Cloud BU总裁、华为消费者云服务总裁张平安宣布沃土云创计划正式启动
五大云原生新品发布,加速全面云化、全栈智能
“4月初,华为云公布了2021年新品上市计划,本次再发布五大新品,华为云云原生2.0持续创新升级,助力企业实现全面云化、全栈智能。”华为云CTO张宇昕表示。
华为云此次发布了全球最大的AI预训练模型盘古大模型、云容器集群CCE Turbo、云原生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GaussDB(for openGauss)、可信智能计算服务TICS、下一代云原生应用开发工具CloudIDE。
华为云CTO张宇昕介绍华为云新品
盘古大模型,全球最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华为云发布盘古系列超大规模AI预训练模型,包括30亿参数的全球最大视觉(CV)预训练模型,以及与循环智能、鹏城实验室联合开发的千亿参数、40TB训练数据的全球最大中文语言(NLP)预训练模型。后续,华为云还将陆续发布多模态、科学计算等超大预训练模型。在权威的中文语言理解评测基准CLUE榜单中,盘古NLP大模型在总排行榜、分类任务、阅读理解单项均排名第一,刷新三项榜单历史纪录;总排行榜得分83.046,向人类水平(85.61)迈进了一大步。
盘古NLP大模型位列CLUE总排行榜第一
云容器集群CCE Turbo,计算、网络、调度全面加速:计算加速方面,基于华为云擎天架构,独家实现容器组件全卸载,集群资源可100%用于业务处理,结合容器引擎深度优化等技术,将集群性能提升40%;网络加速方面,Trunkport技术加持的云原生网络,端到端连通时间缩短一半,有效支撑业务在30秒内扩容1000容器,且容器间通信时延降低40%,帮助企业平稳应对流量浪涌;调度加速方面,实现每秒调度1万容器,更好地支持企业离线、在线业务大规模混合部署、高效调度,还能根据业务应用模型、拓扑等信息,自动计算任务的最优调度策略,实现集群利用率2倍提升,降本增效。
云原生数据库GaussDB(for openGauss)加速创新:GaussDB(for openGauss)是华为结合云原生与AI的技术打造的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具备混合业务负载处理的高性能、高可用、弹性扩展、全密态、AI-Native自治五大关键能力,主打金融政企核心交易、企业生产系统等关键业务场景。在高性能方面,银行业务实测行业领先;在高可用方面,同城AZ内单点故障RTO<10秒,还提供异地跨Region的两地三中心容灾等多种高可用方案,满足金融级监管要求;在数据安全方面,GaussDB(for openGauss)作为业界首款纯软全密态数据库,提供丰富的数据库安全能力,可实现数据从传输、计算到存储的全程加密,解决数据库云上隐私泄露及第三方信任问题。
可信智能计算服务TICS,构建可信的数据流通价值链:华为云可信智能计算服务TICS具备4大特点:可信高效、安全隐私、多域协同、灵活多态。商业开发者可以通过TICS,为多个参与方快速构建互信联盟,将可开发的数据资源范围从企业扩张到海量的社会数据,通过数据流通创造更大价值。华为云TICS支持跨地域、跨组织、跨行业的多方数据融合分析和多方联合学习建模,支持数据参与方分布式接入互信联盟;支持对接主流数据源和多种深度学习框架,提供协同优化联邦训练和同态加密算法,实现联邦训练效率5 ~ 10倍。
CloudIDE,智能化云原生工具重塑云开发生产力:华为云CloudIDE服务是一款面向云原生的轻量级WebIDE,为开发者提供轻量、极速、智能的编程体验,让开发者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任何终端进行在线编程。此次,华为云发布了基于华为云CloudIDE的智能化编码工具和云原生调测工具,并现场介绍如何基于智能化代码补全技术(SmartAssist)和微服务集群调测技术(CloudDebugger)重塑编码和微服务调测生产力。
创新普惠,加速智能升级
主题演讲中,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小红书、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等公司、开源组织分别分享了携手华为云进行智能升级的创新实践和关于云原生技术的洞察。
华为云与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合作,盘古CV大模型在无人机电力智能巡检AI模型开发上,相对于传统开发模式展现了其强大的优势。该模型能够以较少的人工标注进行快速迭代,使得样本筛选效率提升约30倍;可以做到一个模型适配上百种缺陷,替代原有20多个小模型,极大地减少了模型维护成本,模型平均精度提升18.4%,模型开发成本降低90%,真正做到了规模化可复制。
华为云积极回馈开源社区,宣布云原生多云容器编排项目Karmada正式开源,将最新的云原生技术分享给开发者,并计划将Karmada捐赠给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云原生多云容器编排项目Karmada项目融入华为及工商银行、小红书、中国一汽等各企业在多云管理领域的丰富积累,为开发者提供详实有效的实践指导与帮助。
小红书技术部负责人张雷表示:“小红书一直努力为云原生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通过Karmada项目,把小红书构建多云业务的实践经验贡献给社区,让更多企业能享受云原生技术的红利。”
CNCF总经理Priyanka Sharma表示:“多云对所有企业用户至关重要,看到华为开源Karmada项目并计划捐赠给CNCF,我感到非常高兴。”
截至目前,华为云已汇聚180万开发者,致力成为各行各业应用创新的黑土地,与全球开发者共成长,加速行业全面云化和智能升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博通宣布对VMware Cloud Foundation平台进行重大升级,将私有AI服务集成到核心订阅中,并为vSAN存储虚拟化软件添加云原生对象存储支持。此举旨在满足企业对简化基础设施、高效AI采用和网络安全的需求。升级包括与英伟达合作的VMware Private AI Foundation服务、支持AMD GPU、Amazon S3兼容对象存储、与Canonical合作的Ubuntu容器镜像,以及新的四阶段自动化安全流程。博通还推出了面向高监管行业的VCF网络合规高级服务。
谷歌DeepMind研究团队开发出革命性AI训练方法,让AI学会深度思考。通过"连续推理空间"技术,AI能在回答前进行内部分析和规划,一次性提供高质量解决方案。新方法在数学推理、逻辑分析等任务中表现显著提升,错误率明显降低。该技术有望应用于教育、医疗、商业咨询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更智能可靠的AI助手服务。
Google正式发布Gemini 2.5 Flash Image模型,该模型此前在测试版中被称为nanobanana。新模型为企业创意项目提供更多选择,能够快速修改图像外观并提供比以往模型更强的控制能力。该模型在保持人物相似度和编辑一致性方面表现出色,支持多轮编辑、照片融合等功能,并已集成到Gemini应用中供付费和免费用户使用。
这项研究展示了一种革命性的AI技术,能够仅通过音频生成高度逼真的说话视频。滑铁卢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Audio2Photoreal系统巧妙结合了深度学习、扩散模型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声音到面部动作的精准转换。该技术在影视制作、在线教育、新闻媒体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将大幅降低视频制作成本和门槛。虽然仍面临计算资源需求高、隐私安全等挑战,但其突破性创新为未来视频内容创作开辟了全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