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字经济大潮让许多传统行业焕发新机,云计算正在加速向传统行业延伸。报告显示,2025年,基于云技术应用的使用率将达85%,企业对AI的采用率将高达86%,而人工智能已经从语音识别、翻译等场景迅速迈向机场的航班调度、制造业的质量检测,到自动驾驶的视像分析等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
不难看出,云应用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渗透,人工智能正从技术应用的局部探索迈向与政企各种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云+AI驱动下的“数质时代”已经到来,真正能够用好数据才是政企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日,在“苏州·进而有为 华为云城市峰会2021”现场,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洪方明发表了题为《云+智能,强化城市与产业发展韧性》的主题演讲,他指出,以“智变”创“质变”,进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数据将成为政企的核心生产要素,云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选项,是智能的最佳载体。
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洪方明发表主题演讲
基于华为云深耕政企市场的多年经验,洪方明解释了政企用云的四大关键点 —— “数协用创”。
第一, 以“数据流通”实现数据自由。企业内部数据存在诸多断点,需要把散落在企业各处的数据汇聚起来,然后进行统一治理,让数据真正成为企业的资产。
第二,以“能力协同”实现随心用数。一是打通企业内部业务之间的断点,将企业的新生能力和既有能力有机协同、立而不破;其次是企业与外部伙伴、云厂商的协同,实现企业业务全域发展。
第三,以“智慧应用”实现高效用数。智慧应用最佳的部署方式就是通过云,更智能、更高效地实现业务创新,比如华为公司消费者云,业务一点接入,即可服务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
第四,以“加速创新”实现快速用数,需要通过云原生的AI、大数据、视频等,更快速地为业务赋能,加速业务创新。
此外,针对数质时代 如何更好地用云,以“智变”创“质变”的问题,洪方明还给出了从服务千行百业客户的过程中总结出的5条建议:
第一、统筹集约化政务云平台和数据中心体系,推进城市政务信息系统云迁移;
第二、构建行业云,在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加强数据共享,发挥数据的价值;
第三、打造产业上云公共服务平台,助力赋能区域产业上云用云,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第四、鼓励行业龙头创新实践,以云用数打造行业数字化最佳实践,培育产业数字化新标杆;
第五、加强传统信息化企业转型,主动拥抱云原生技术和SaaS商业模式,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服务。
洪方明称,未来华为云将持续创新,与江苏、苏州更加紧密结合,在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深入合作,携手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构建更加有韧性的产业竞争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