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自去年11月就获得了世界智慧城市大奖(WSCA),拿下了第一个“奥斯卡”。而就在日前,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启,也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又一件盛事。事实上,多年来,上海在华为云等科技公司的助力下,也取得了众多优秀的案例,让上海成为了世界智慧城市优秀标杆。
NO. 1大楼“活”起来,城市更“聪明”

“城市最小管理单元”数字治理
在上海的南京东路河南中路路口,游客将手机探出窗外拍照,窗户上的传感器便立刻监测到开窗行为,并将相关信息推送至保安的智能手环中。这背后,是黄浦区城运中心与华为联手,融合华为云、边缘计算、AI、5G、大数据等多种技术打造的城市智能体数字孪生创新场景。

“12345”智能感知系统
在上海的徐汇区,华为云与区城运中心共同打造“12345”智能感知系统,该系统可提前预判热点问题风险态势以及趋势,为“高效处置一件事”提供决策支撑。

内涝水尺智能识别系统
在苏州,华为云为当地建设了内涝水尺智能识别系统,可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控,以提高城市内涝的预判性。同时该系统可将内涝监测和泵站调度、红绿灯调控等进行联动,一旦发现严重积水的桥洞或道路时,可实现红绿灯常红,及时高效地避免积水引发的道路拥堵。

NO. 2盘古大模型搭建“云梯”,赋智千行百业
4月,华为云发布了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可结合行业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实现工业化AI开发。目前已开发针对不同领域的CV大模型、NLP大模型、科学计算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保证AI在千行百业的批量化落地应用。
智慧电力
在无人机智能巡检AI模型开发上,华为云盘古cv大模型可提升样本筛选效率约30倍,大幅降低模型开发成本,优化人力资源,并解决各种问题,为电力行业赋能。

银行业务的评估监控
在银行业务的评估监控场景中,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可以在众多场景中,实现精准识别。如监管仓库中在库、出库、收货、入库各环节的检测,确保货物“不调包”,降低银行业务风险。

室内空气质量专家
华为云EI团队深挖IAQ的储备技术,借助华为云盘古大模型联合优化、高效融合等诸多优势,在智能控制和空气洁净度指标的预测中同样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华为云发布的盘古系列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包括与循环智能、鹏城实验室联合开发的40TB训练数据、千亿参数的全球最大中文语言(NLP)预训练模型和30亿参数的全球最大视觉(CV)预训练模型。截止目前,盘古CV大模型已经在金融、工业质检、医学影像等100余项实际任务中得到了验证。
接下来,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将不断优化自身的产品和技术,同时继续通过技术创新,赋能千行百业,加速智慧城市建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5G流量快速增长和新用例不断涌现,网络运营商需要在最小化环境影响的同时管理密集网络使用。Orange法国与爱立信合作开展创新试验,测试FDD大规模MIMO天线集成无线电,优化高流量区域频谱使用。双方还探索Cloud RAN和Open RAN架构,通过虚拟化RAN功能实现灵活的软件中心网络。合作重点关注利用AI驱动的自动化和意图驱动技术提升能源效率,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动态调整网络资源以降低能耗。
谷歌DeepMind等顶级机构联合研究揭示,当前12种主流AI安全防护系统在面对专业自适应攻击时几乎全部失效,成功率超过90%。研究团队通过强化学习、搜索算法和人类红队攻击等多种方法,系统性地突破了包括提示工程、对抗训练、输入过滤和秘密检测在内的各类防护技术,暴露了AI安全评估的根本缺陷。
微软正在将Windows 11改造为"智能代理操作系统",在任务栏中集成AI代理功能。新功能允许AI代理在后台执行任务,用户可通过任务栏图标查看进度状态。微软还在文件资源管理器中集成Copilot,提供文档摘要、文件问答等功能。此外,Click to Do功能得到改进,可将网页表格转换为Excel文档。这些AI功能采用本地AI和云端AI混合模式,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操作体验。
西蒙弗雷泽大学和Adobe研究院联合开发的MultiCOIN技术,能够将两张静态图片转换为高质量的过渡视频。该技术支持轨迹、深度、文本和区域四种控制方式,可单独或组合使用。采用双分支架构和分阶段训练策略,在运动控制精度上比现有技术提升53%以上,为视频制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