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出自杜甫诗集《子规》,云安即为当今云阳,描绘了杜甫初到此处的见闻:云阳地处三峡腹心,县城楼宇临江而建。而县名的由来,据《郡县释名》记载:“以地两山夹江,四时多云,而邑当山水之阳,故名云阳。”
国家兴建三峡水库,云阳县城举县全迁,造就了如今美丽灵动的云阳新城。沿城东进,来到位于云阳水口镇孕育初期的数智森林小镇,只见一处建筑青瓦白墙,雕栏画栋,颇具中国古典风韵,仿佛来到又一风景胜地。抬头仰目,门前牌匾上“数据云”映入眼帘;迈步向前,朱红铜扣大门相得益彰,一种震撼的感觉油然而生:传统古风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竟能有如此神韵。这就是独具匠心的云阳大数据中心。
01 筑巢引凤,铸造产业基石
2019年,为更加深入落实重庆市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战略行动计划,云阳县响应市委号召,顺应时代浪潮,创新驱动发展,在距离城区10公里的区域,启动建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互联网产业集聚地——数智森林小镇。优先部署数据中心,由于该项目是产业园区第一个标杆,云阳县对大数据中心提出了创新设计理念,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和维护的要求,旨在打造全国大数据中心的特色标杆。
自2017年来,县委县政府便将大数据纳入全县的“五个重点工作”。历经了2个春秋岁月,云阳大数据产业得以快速发展,数据加工的企业相继入驻,让云阳成为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的数据加工高地。此外,云阳县自身数智融合平台也在蓬勃发展,如从事云阳面业线上线下融合的面业单品交易平台、赋能蜜蜂养殖精准管理的蜂联网以及数字化养猪的智慧养猪网等,都如雨后春笋般,在云阳先后投入使用,为云阳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基于虚拟云计算、云存储、云安全搭建的高效、稳定运行的数据中心。
但在数据机房的建设及运营必须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实现数据中心的高效管理。
云阳县面临的难题,也是目前建设数据中心普遍存在的问题。云阳的决策者们以敏锐的视角,果断联姻全国数据中心领域的头部企业——华为,共同进行架构研究和方案设计。
整个数据中心设计符合国标A级设计标准,可以保障业务安全可靠运行。
供配电系统,采用2N架构全冗余设计的模块化UPS,不仅供电安全有保障,同时简化运维操作。温控系统,采用华为FusionCol智能温控产品,通过CFD仿真寻优,温度和压差联动控制,密闭冷通道等技术,实现节能10%以上,PUE值低于1.4的目标。
华为模块化UPS
华为FusionCol智能温控产品
针对云阳提出的高效管理诉求,云数据中心搭载华为NetEco系统,进行监控、能效、运维、运营的全方位智能管理。
数据中心3D视图可以实现环境、制冷、供配电等子系统运行状态的可视化管理,达到故障主动防御、主动隔离,极大地简化运维工作。
在运维方面,电子巡检可提升运维效率,并且借助固化在系统中的指导经验,运维人员在手机APP接收电子工单后,只需按照指示操作,对技能的要求大为降低。
着眼长远,NetEco可追踪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自动盘点资产状态,避免有效资产闲置,提升资源使用率和运营收益。对于云阳县后续可能会涉及的机柜出租业务,可根据数据中心出租率及变化趋势,NetEco可因时制宜,选择最佳配置方案,提升数据中心运营管理水平。
2020年10月,云阳大数据中心主体完工;2021年4月,云平台调试完成并通过验收,过渡机房承载的业务开始陆续迁移至大数据中心。云阳大数据中心的建成投用,不但解决了云阳本地“云”的需求,还为整个渝东北、川东北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云阳大数据发展真正实现了从‘0’到‘1’,从无到有,全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华为公司鼎力配合,其强大的产品和出色的服务与云阳共同打造出了这座全国一流水平的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目前承载的业务主要来源于全县各委办局的前期自建信息化系统迁移上云,以及后期新建信息化项目,如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水利等。今年,在把云服务提供给政府使用的同时,我们还将云服务提供给企业使用,引导企业上云,打造云阳特色的“产业云”;数据中心的落成,也可以作为招商引资的抓手,真正地促进云阳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云阳有为,未来已来”,云阳正携手华为,按照“一云N中心”的思路,创新拓展数据中心业态,以新格局、新思路、新举措更好地拥抱数字经济时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lpine Linux核心开发者Ariadne Conill推出了Wayback项目,这是一个实验性的X兼容层,允许使用Wayland组件运行完整的X桌面环境。该项目本质上是一个提供足够Wayland功能来托管rootful Xwayland服务器的存根合成器。与现有的XWayland不同,Wayback旨在创建一个类似X11风格的基于Wayland的显示服务器,让用户能够继续使用传统的X11窗口管理器和桌面环境,而无需重写或替换这些熟悉的工具。
大连理工大学和浙江大学研究团队提出MoR(Mixture of Reasoning)方法,通过将多种推理策略嵌入AI模型参数中,让AI能自主选择最适合的思考方式,无需人工设计专门提示词。该方法包含思维生成和数据集构建两阶段,实验显示MoR150模型性能显著提升,比基线模型提高2.2%-13.5%,为AI推理能力发展开辟新路径。
当AI遇到空间推理难题:最新研究揭示GPT-4等顶尖模型在传送门解谜和立体拼图中集体"挂科",复杂智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难实现。
剑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FreNBRDF技术,通过引入频率修正机制显著提升了计算机材质建模的精度。该技术采用球面谐波分析提取材质频率信息,结合自动编码器架构实现高质量材质重建与编辑。实验表明,FreNBRDF在多项指标上超越现有方法,特别在频率一致性方面改善近30倍,为游戏开发、影视制作、电商预览等领域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