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如果公司福利、晋升渠道完善,不妨安稳于当下的“小确幸”,毕竟跳槽之后要重新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技术,等于从头再来。
反方:跳槽是涨薪的好机会。人挪活树挪死,遇到瓶颈要敢于离开。与其每天陷入重复的工作,温水煮青蛙,不如放手一搏。
跟前辈们相比,年轻人换工作越来越勤。据领英数据显示,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4年才换,80后则是3年半,而到了90后这里,骤减到19个月,95后更是仅仅在职7个月,就选择和第一份工作说再见。
话说三百六十行,干一行恨一行。在当今快节奏社会,不管是“萌新”还是久经历练的职场人,工作压力之下难免会出现失误。大家在工作中都犯过哪些错误呢?来看看网友们怎么说。
维护公司微信公众号,2021年写成了2201年。
告错对象,起诉后快开庭了才撤诉再起诉,客户的脸黑死了。
设计单页,复制文字时漏粘了一个零,印刷出来后同事们手写添上。
失误操作把存储服务器硬盘给格了。
插过环路、内网开过DHCP、装系统温度太高烧过硬盘。
安装好服务器后忘了修改默认时区,导致服务器死活进不了域。
犯错后全身的血液以200码的速度冲上脑袋,愧疚之情油然而生。重压之下,能够在一份工作上坚持3到5年的职场人并不算多。《2020职场人跳槽观察》显示,2010年到2016年之间毕业且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白领职场人,一份工作的平均维持时间仅仅是22.7个月。
与跳槽达人相对应的则是“职场仙人”,指的是在同一家私企或外企或合资企业中任职(职位不限)满十年或十年以上的职员。也就是说,别人都换了五份工作了,职场仙人还在“死磕”一家公司,任周围人来了又去,我自岿然不动。
能够让职场人待了十年的公司,自然也不差。如果这家公司所属行业发展前景还比较好,那么职场人不仅能够提升个人能力、职位,还能够享受行业发展红利,获得稳定且可观的收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远比频繁跳槽来得划算。
能坚持、有韧性,是职场仙人具备的优秀品质。对于千千万万的职场人来说,当你专业知识、技能略逊于人,不比别人更优秀的时候,比别人更加能坚持,将“战线”拉长,依然有可能笑到最后。
对于IT人来说,要想在工作道路上进阶为职场仙人,需要绕开IT基础设施故障这个“坑”。一旦操作不当会导致IT设备出现问题,产生断网、影响生产等连带后果。此前英国银行TSB就因IT迁移失败,损失了近2亿英镑。
当企业出现重大IT事故时,来自内部外部的质疑、客户的追责等问题会接踵而至,这些问题令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也将断送IT人的职业生涯。
面对身上重如千钧的担子,IT职场人要如何避免这些人为错误、为自己解压?
以IT运维人为例,自动化是有效避免人为错误的最优解。
一方面,自动化可以帮助企业克服常见难题,比方说响应时间缓慢、IT管理低效、因手动和分离式IT流程增加的宕机时间等。
另一方面,自动化能够让IT人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从枯燥的例行任务中解放出来,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在为企业增加价值上。
戴尔科技通过利用嵌入式智能实现从部署到停用的整个服务器生命周期自动化,使用戴尔易安信PowerEdge服务器实现自动化非常简单,可大幅提高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并提高企业生产力。
*戴尔易安信15G PowerEdge服务器采用英特尔®第三代Xeon®可扩展处理器,最高40核心/80线程,并在核心、缓存以及内存和I/O方面进行了大量优化,释放数据中心可扩展性能的巨大潜能。
所有PowerEdge平台,包括机架式、塔式和模块化服务器,都可以使用同一管理控制台,即OpenManage Enterprise进行管理。这意味着管理起来极为简单,而且具有跨所有PowerEdge服务器的一致性。
同时,所有PowerEdge服务器都包括iDRAC。从部署到更新,再到监视、维护和补救,该控制器是许多自动化功能背后的“大脑”。目前,用户可以通过iDRAC9,利用基于标准的API和脚本编制,高效地管理数千台服务器。
另外,用户还可以通过利用集成在第三方管理控制台(例如VMware vCenter)中的OpenManage,同时管理他们的虚拟和物理IT环境。
要想成为IT职场仙人,需要利用韧劲、巧劲儿,做好本职工作。IT基础架构自动化将带来更高的安全性和更低的运营开支,这对于IT运维人和企业来说,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