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在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中国信通院和华为云共同发起的云原生交流平台“创原会”成立一周年之际,2021创原会年度峰会在深圳举办。会上公布了2021云原生技术创新/先锋实践评选结果,包括中国农业银行、深圳证券交易所、长沙政务云、北京邮电大学、中海油、智马达(Smart)汽车、顺丰科技等在内的20家单位,凭借在过去一年对推动云原生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云原生十大技术创新/先锋实践”的殊荣,CNCF中国区总监Keith Chan、华为云CTO张宇昕为获奖代表颁发证书。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副所长栗蔚在致辞中介绍,创原会成立一年来,走过了深圳、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各行业也涌现出众多的云原生先锋和探路者,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实践落地。本次评选活动,历经30天的自主报名、推荐提名、专家评审,最终角逐出云原生技术创新和先锋实践项目各十个。
IDC报告显示,2023年企业云原生应用占比将超过80%,面对大规模的云原生落地,离不开云原生思想的先锋者和实践的探路者。2021年,更多的企业开始将云原生作为其新一轮数字化升级的尖刀技术,本次创原会所评选的十大实践先锋,汇聚了来自互联网、金融、汽车、医疗、政务、能源、媒资等行业的实践先锋,也正是有了先锋的不断开拓,走出一条贴合各行业落地云原生的最佳路径。

2021年度云原生先锋实践获奖名单
以长沙政务云为例,凭借云原生化转型,政务云以及公有云的极速弹性、业务双活,在数字人民币活动推广期间,面对百倍流量也实现平稳运行,市民体验流畅不卡顿。
中海油在渤海油田智能油田建设项目中部署华为云智能边缘计算平台IEF,通过云边协同技术,简化了用于平台安全、设备、注采、生产等业务管理相关应用服务和模型算法的发布和监控以及容器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在提高平台现场业务应用响应及时性的同时,提升了系统的运维效率,降低了运维管理的复杂度,实现了服务协同、数据协同、网络协同、应用协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金域医学首创“猎鹰号”移动方舱新冠检测实验室,依托分布式云原生技术,可以将检测算力分布到离医疗检测最近的位置,进而减少检测端与云端的大数据传输,降低了数据传送时延,并提升数据存储、传输的安全性,让市民的检测与出行更加便利。
云原生发展到现阶段,已由当初的容器、微服务等单点技术,发展为覆盖基础设施、应用、数据、安全等企业所需关键技术的全栈能力平台。本次云原生技术创新获奖项目,不仅来自互联网、金融、物流等云原生已经大范围使用的行业,2021年云原生也首次运用到卫星这种前沿的科学探索中。

2021年度云原生技术创新获奖名单
北京邮电大学将华为云主导并开源的云原生边缘计算平台KubeEdge集成至卫星计算平台,使得卫星在太空中首次可同时调用边缘和中心云的资源并具备AI能力和多任务处理能力。测试数据表明,通过卫星与地面站协同推理,计算精度提升了50%以上,卫星回传数据量可减少90%。正是有了这些企业对技术本身以及技术应用场景的不断创新,才使得云原生能进一步开疆拓土。
本次峰会上,华为云CTO张宇昕在题为《行动正当时,由云原生思维到践行云原生》主题演讲中指出,云原生作为一种先进的思维,是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最佳技术选择。云原生作为一种先进的思维,全数字化、全云化、AI驱动、一切皆服务是它的核心要素。

华为云CTO张宇昕
华为云作为云原生的探路者,完成自身业务的全面云原生化,并于2020年率先提出云原生2.0的思想理念,鼓励企业云化从“ON CLOUD”走向“IN CLOUD”,从以资源为中心转为以应用为中心,让业务生于云、长于云。2021年9月,华为云发布了业界首个分布式云原生产品UCS,通过将部署于不同区域的云原生能力有机协同起来,让算力、数据、流量围绕业务有机协同,让业务自由流动,真正释放无处不在的云原生的价值。
随着云原生技术更为广泛的应用,各行各业已深刻认识到云原生是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云原生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技术变革,更引发了架构方案、生产方式、思维模式、商业模式等一系列的变化。本着深耕数字化,一切皆服务的理念,华为云将各行业高质量高效率的云原生实践经验归纳为云原生2.0十大新范式,希望为政企数字化转型提供最优解。在产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共建智能世界的云底座。
2022年, 创原会将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推动以云原生思维践行云原生,围绕技术创新、行业实践、思维升级等主题,开展一系列的线上、线下活动,将云原生赋能给千行百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第三季度财报超华尔街预期,净收入达41亿美元。公司通过裁员等成本削减措施及软银、英伟达和美国政府的大额投资实现复苏。第三季度资产负债表增加200亿美元,营收增长至137亿美元。尽管财务表现强劲,但代工业务的未来发展策略仍不明朗,该业务一直表现不佳且面临政府投资条件限制。
美国认知科学研究院团队首次成功将进化策略扩展到数十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微调,在多项测试中全面超越传统强化学习方法。该技术仅需20%的训练样本就能达到同等效果,且表现更稳定,为AI训练开辟了全新路径。
微软发布新版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支持最多32人同时参与聊天会话的Groups功能,并新增连接器可访问OneDrive、Outlook、Gmail等多项服务。助手记忆功能得到增强,可保存用户信息供未来使用。界面新增名为Mico的AI角色,并提供"真实对话"模式生成更机智回应。医疗研究功能也得到改进,可基于哈佛健康等可靠来源提供答案。同时推出内置于Edge浏览器的Copilot Actions功能,可自动执行退订邮件、预订餐厅等任务。
纽约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的ThermalGen系统能够将普通彩色照片智能转换为对应的热成像图片,解决了热成像数据稀缺昂贵的难题。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流匹配生成模型和风格解耦机制,能适应从卫星到地面的多种拍摄场景,在各类测试中表现优异。研究团队还贡献了三个大规模新数据集,并计划开源全部技术资源,为搜救、建筑检测、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