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鲲鹏开发者创享日武汉站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办,长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湖北省软件行业协会共同协办。国内顶尖技术大咖、科研带头人、知名企业技术专家及高校开发者代表共聚一堂,探讨技术创新、商业应用及人才培养等议题。
华为计算产品线副总裁姜涛在致辞中介绍,鲲鹏将从根技术开源开放、共建工具生态、加速人才培养三方面持续助力开发者创新。第一,通过鲲鹏处理器、欧拉开源操作系统、高斯开源数据库三大根技术的开源开放,支持开发者更好地实现软、硬件产品创新;第二,汇聚开发者智慧,共建鲲鹏全栈工具生态;第三,加大高校人才培养合作,让学生开发者也能及时掌握鲲鹏最新技术,为贡献社会提前做好准备。未来,在长江经济带核心区域,华为将依托长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从政、产、学、研、用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加速鲲鹏、欧拉、高斯的生态发展和应用创新,推动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
华为计算产品线副总裁姜涛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鲲鹏MVP金海在主题为“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的演讲中表示,先进计算技术是确保国家在科学与工程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关键。先进计算技术的突破,不但要弥补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和产业短板,还要有前瞻性的思路实现技术突破,构建完整的技术与产业生态。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鲲鹏MVP金海
2022湖北省首批技术认证书颁发
会上,华为计算产品线副总裁姜涛为武汉5家企业颁发了2022湖北省首批技术认证书。其中,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智慧医疗运营指挥平台获得了欧拉技术测评证书,龙讯旷腾(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的PWmat基于平面波密度泛函理论GPU计算软件获颁鲲鹏高性能计算平台的Compatible认证,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易思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华工安鼎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共3家企业的产品与方案获得了鲲鹏Validated认证。这些技术认证书的颁发证明了伙伴产品与解决方案基于鲲鹏技术架构的软硬件产品完成了兼容性认证和全栈调优认证,并将面向客户呈现伙伴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差异化竞争力。
以先进创新技术向开发者赋能
开发者是创新的源泉,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鲲鹏始终坚持以全栈创新的基础软硬件技术赋能开发者,让开发者从“用上”鲲鹏,到鲲鹏“好用”。本次会上,华为技术专家们从产品规划、技术特性等多方面解析鲲鹏全栈软硬件产品特性和应用实践。华为计算产品线技术规划部部长惠涛说,鲲鹏计算产业在内部构建起了“大问题”驱动的创新机制,通过“识别世界级问题,驱动世界级创新,培养世界级人才”,构建起一个循环创新的体系。鲲鹏不仅仅是一颗处理器,而是围绕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使能、开发使能的全栈创新。鲲鹏计算产业从起步,到快速发展,是鲲鹏计算产业上下游同仁厚积薄发、开放创新的结果,离不开每一位开发者的投入与贡献。
华为鲲鹏计算高级工程师、鲲鹏布道师王启坤,华为鲲鹏计算主任工程师、鲲鹏布道师周风帆,华为鲲鹏计算高级工程师、鲲鹏布道师陈亚强分别在会上对鲲鹏开发套件DevKit、鲲鹏HPC多瑙套件、openEuler进行全方位解读。
不遗余力发展并培养创新性人才
人才是产业创新的灵魂,是科技进步的希望。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教授熊盛武表示,要加快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作为教师要不断适应学生的发展,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让老师垂先示范,做一名终身学习者;其次,构建育人新标准,转变资源供给模式,扩大资源供给,构建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库,形成校本资源、共享资源、企业资源相结合的资源供给体系;第三,大力推进科教融合,着力变革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以科研和实验室反哺本科教学为载体,把科学研究、创新团队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再是,进一步强化学校与行业协会协同,深化产教融合,完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培养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当天下午,武汉多家本地企业共同探讨了如何基于鲲鹏全栈技术的联合创新实践。
武汉,作为全国优质高校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本次鲲鹏开发者创享日·武汉站同步启动“鲲鹏创享日·走进高校”活动。活动走进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和湖北工业大学8所高校。此外,鲲鹏应用创新大赛2022湖北赛区也在当天正式启动,今年赛事也将全面升级。
生态的繁荣离不开广大开发者们的参与和努力,面向未来,鲲鹏计算产业将继续秉持“硬件开发、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培养人才”的16字方针,以鲲鹏全栈创新技术赋能广大伙伴,与开发者共创鲲鹏计算产业的未来,共享非凡成长成就成功。
鲲鹏开发者创享日是华为推出的面向鲲鹏计算产业全栈开发者的系列活动,旨在汇聚区域伙伴、客户、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开发人员,通过前沿的技术思考、纯粹的技术分享、以及真实的动手体验,为开发者提供一个深度探讨与交流的平台,与开发者共创鲲鹏计算产业的未来,共享非凡成长、成就、成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从浙江安吉的桌椅,到广东佛山的沙发床垫、河南洛阳的钢制家具,再到福建福州的竹藤制品,中国各大高度专业化的家具产业带,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各自的数字化出海路径。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