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16日,以“因聚而生 为你所能”为主题的华为伙伴暨开发者大会2022举行。期间,华为云生态特别节目《ONE—华为云和TA的朋友们2022》正式上线,上海恒驰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云服务副总裁叶兆银作为华为云传统伙伴转型标杆代表参与节目,分享了上海恒驰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恒驰”)的云转型之路,以及未来展望。
上海恒驰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云服务副总裁叶兆银
紧跟华为步伐,开启云业务探索
上海恒驰成立于2005年,主要业务是在网络、信息安全、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园区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整体IT解决方案。随着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的应用,数字化转型、云转型成为不少企业的发展方向。而致力于成为数字化底座服务提供商的上海恒驰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云”成功实现了业务转型。
据介绍,2011年之前,上海恒驰主要从事传统安全业务,2012年开始与华为政企合作,业务重心逐步转移至ICT领域,多年来一直是华为政企的核心金牌经销商和交付服务商之一。2016年,伴随华为战略调整,上海恒驰选择紧跟华为步伐,开始云业务探索,成为全国最早转型投入云业务拓展的伙伴之一,并在2017年正式挂牌成为上海首批华为云合作伙伴。
叶兆银坦言,转型的道路是艰难的,但上海恒驰的决心是坚决的,回报是值得的。经过公司团队不懈努力,上海恒驰从云小白蜕变成业内标杆,业绩不仅完成了零的突破,更实现了亿级增长。
推动横纵拓展,携手华为云拥抱更多可能性
数字化转型机遇已来,云转型对传统伙伴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云业务带来的不仅是业务的增长,更是企业的成长。叶兆银表示,创新的关键是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对业务进行重新整合。加入华为云生态,如同为上海恒驰的创新引入新的生产要素,而加入“云”要素的上海恒驰不仅实现了自身云转型升级,而且能够更好服务客户云上商业成功。而基于此次云转型,上海恒驰寻找到了“一横一纵”两大机会。
叶兆银介绍,横向机会方面,上海恒驰打破了存量客户的行业格局,完成了从传统政企、金融机构到泛互联网、医药零售再到汽车制造的不断突破,客户行业越来越广。同时,云业务连续、稳定、持续增长的特性,也帮助上海恒驰逐步调整了此前存在的客户行业以及客户业务体量分布不均衡的状态,间接让客户分布结构更合理,让公司业务形态更合理、更正态、更平衡。
纵向机会方面,上海恒驰搭建了公司端到端的云服务能力,从前期咨询规划到后期建设运营,业务合作模式越来越多。通过与华为云合作,云规划、云转型、云运维、云优化都逐渐转为上海恒驰新的业态模式,让公司发展有了更多可能性。同时,云业务的端到端服务,也让上海恒驰由基础架构业务合作逐步走向客户的业务领域,真正开始懂客户,懂客户业务。
谈及今后发展规划,叶兆银表示,针对中小企业客户,上海恒驰将提供以华为云为底座的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时,建立云上管家式托管服务能力,进而创建出恒驰自有品牌的SaaS服务产品。“上海恒驰还将继续深耕行业,砥砺前行。共赢产业新生态,至简共致远,数字化转型前奏已起,期待我们与华为云共谱一首壮丽的时代乐章。”叶兆银说道。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tlassian总裁Anu Bharadwaj在Transform 2025大会上分享了公司AI智能体规模化的实践经验。她强调,成功部署AI智能体需要营造实验文化,而非仅依靠自上而下的指令。Atlassian通过Rovo Studio平台为各团队提供了构建定制化智能体的环境,创造心理安全的工作氛围,鼓励员工大胆尝试和迭代。公司客户通过该平台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建筑行业客户将路线图创建时间缩短75%。
这项研究首次将在线强化学习成功应用于流匹配模型,通过巧妙的ODE到SDE转换和去噪减少策略,显著提升了AI图像生成的精确度和可控性。在复合场景生成、文字渲染等任务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AI生成领域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Zoom发布全新智能代理AI功能,旨在帮助用户在工作中节省时间。新的自定义AI助手插件可连接16多个第三方应用,无需离开Zoom界面。该AI助手现已支持在线购买并可集成到微软Teams和谷歌Meet等第三方会议平台。智能代理AI能够独立运行,自动执行任务、收集数据并达成目标。新功能包括日程管理、会议录制剪辑生成、文档创作辅助等,月费12美元。
这篇由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多所知名高校发表的综述论文,系统梳理了统一多模态理解与生成模型的最新发展。研究将现有模型分为扩散、自回归和混合三大类型,详细分析了不同图像编码策略的特点,整理了相关数据集和评估基准,并深入探讨了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