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你真的知道自己多大了吗?
不要惊讶,我不是在怀疑你的自然年龄,我是说,你知道自己的生物学年龄吗?
生物学年龄是个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沧桑得多,另一个人却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他们容光焕发,精力充沛。这是怎么回事?
科学家告诉我们,衰老不仅仅显现在皮肤表面上,即使在我们的皮肤之下,我们的各种器官和组织也可能有不同的年龄,它们可能高于或低于你的实际年龄,而这就是生物学年龄。
作为一种健康指标,它或许有助预测你日后的生活质量。许多研究衰老问题的科学家认为,知晓自己的生物学年龄或许有助于推迟或是避免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癌症、心血管疾病或其他与年龄增长相关的疾病。还有人认为,通过生物学年龄可以更准确地预测一个人的寿命。
例如,癌症往往是年长人需要特别注意的疾病,然而有些年轻人也难以幸免,生物学年龄也许就能解释这一现象。研究人员发现,在乳腺癌上,当生物学年龄大于实际年龄的女性,患癌风险增加,并且这种风险的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讯作者、NIEHS 分子和遗传流行病学组负责人医学博士Jack Taylor说:“
我们发现,如果您的生物学年龄大于您的实际年龄,您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会增加。反过来也是如此。”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知晓自己的生物学年龄呢?市面上有通过分析血液或唾液中的生物标志物,来测算生物学年龄,也有通过测试来评估自己的生物学年龄。
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学年龄这个概念目前并不属于医疗范畴,它只能作为一种参考,让你更好了解自身身体。而且,即使你测得自己的生物学年龄大于自然年龄,也不用过于焦虑。生物学年龄并不是恒久不变的,你可以做很多事情来改善,比如健康饮食、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管理压力、充足的睡眠和锻炼等。
生物学年龄
你的IT设备也有
其实,如果我们把生物学年龄看作不受时间因素影响的,一种内在“衰老”的话,我们会发现这个概念几乎适用于所有物体。
就拿数据中心里的IT设备来说,大多数人会告诉你,服务器运行了大约5年之后就该换了,这是这个行业的经验法则。
这个说法是有依据的。一是因为技术进步非常快,仅仅两代服务器之间,其性能都有可能存在100-150%甚至更大的差距,而40%-50%的性能差距更是普遍。
另一方面就是,数据中心的设备往往都在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如果长时间都在高负荷运行或者散热不当高温运行,就会加速硬件老化。正常使用时很难发现,但危机已经埋下,也许是一块硬盘,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电子元件。
因此,继续运行这些服务器不仅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是不划算的,在稳定性上也大打折扣,不如用新的服务器来代替它们。
如同人类需要知晓自己的身体状况,预防疾病发生。IT设备也是同理,并且越实时越好,那么这样的工具哪里找?今天就来介绍一款人见人爱的IT设备“生物学年龄”检测工具。
CloudIQ是戴尔推出的一款基于云的AIOps应用程序,其利用机器学习(ML)和预测分析,可在问题严重影响业务之前将其连根拔除。它可以让运维人员更深入了解戴尔的基础架构,帮助加快日常IT管理工作流程并缩短解决问题的平均时间。
CloudIQ覆盖了整个戴尔的产品组合,包括服务器、存储、数据保护、存储区域、网络、超融合和融合基础架构。
其提供基于云的近实时分析,并对系统运行状况、性能、容量、配置和数据保护进行全面监视和预测,以帮助用户在容量规划和在业务中断之前解决问题,从而将IT系统运行状况管理和分析级别提高到全新的水平。
以存储为例,CloudIQ的近实时智能功能可聚合存储指标,并将其呈现在简单的仪表板中,用户可直观地了解每个系统存储运行状况、容量和性能的长期趋势,对存储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使日常存储管理任务变得简单。
此外,CloudIQ利用机器学习在每个阵列的历史中建立正常模式,并识别超出正常范围的异常,由此用户可以区分标准规范和出现问题的偏差,从而快速查明问题根源,并解决问题。
CloudIQ的一大便利之处是用户可通过iOS和Android提供支持的智能手机应用商店获得,作为基于云的应用程序,CloudIQ支持从任何有互联网连接的地方访问设备状态。
使用时,用户只需安装和配置戴尔系统,并将其连接到CloudIQ即可——无需安装许可证或软件,就这么简单!
根据用户调查,CloudIQ将解决基础架构问题的速度提高了2-10倍。这方面,云交付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领导者、美国软件公司Plex Systems有相当高的发言权。根据Plex Systems云运营经理的说法,CloudIQ将解决问题的效率提高了3倍,每周实现了16小时的生产力提升!
有了CloudIQ,不仅能简化IT设备的日常运维管理,还能省下时间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这么好的工具,还不赶快入手?关键是——免费!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与三星达成合作,将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集成到三星的智能电视和显示器产品中。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或遥控器直接与Copilot交互,获得智能问答、内容推荐、设备控制等服务。这一合作标志着AI助手从传统计算设备向家庭娱乐设备的进一步扩展,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观看体验。
成均馆大学团队开发出选择性对比学习新方法,让机器通过观察人类交互场景学会识别物体功能部位。该技术突破传统局限,采用动态学习策略,能根据信息质量调整学习方式,在多个数据集上显著超越现有方法,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智能交互应用奠定重要基础。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AI创新竞赛正在加速进行。但许多企业仍缺乏执行工具:Gartner预测到2027年,60%的组织将因数据治理问题而无法实现AI用例的价值。企业需要统一的数据平台支持所有数据模型,建立可靠的AI就绪数据管道,并通过主权AI工厂标准化AI流水线。通过集成向量数据库、嵌入管道和模型服务,企业可将生产就绪应用的部署时间从数月缩短至数小时,实现完整的数据主权和治理。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EgoTwin系统,这是首个能够根据文字描述同时生成第一人称视频和匹配人体动作的AI框架。该系统通过创新的头部中心动作表示方法和因果交互机制,解决了视角对齐和动作画面同步的核心难题,在17万样本的真实数据集上实现了显著性能提升,为VR内容创作、影视制作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