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兴信息技术之一,云计算在我国已有10余年发展,在支持企业创新、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随着应用落地范围扩大,企业需求变得多元化、复杂化,推动云计算在技术层面持续自我迭代,并从传统云计算技术时代向云原生时代迈进。从“上云”走向“云原生”,不但需要云服务商们在技术上的角力,也成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
容器是实现云原生的核心技术,容器的成熟为云原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近日,国际权威分析机构沙利文(Frost & Sullivan)联合头豹研究院发布了《云原生市场研究报告——容器》(2022)。报告显示,根据基于应用、产品和生态能力构建的云原生厂商容器产品竞争力评价模型,华为云容器三大维度总评分4.7,国内主流云计算厂商中排名第一,在云原生容器领域综合竞争力领跑行业。其中,在产品能力维度,华为云容器评分4.9,在云容器安全性、技术复杂度、产品支持力度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
云原生时代大门的开启离不开容器发展所带来的推力,尤其是在2013年Docker被发明,创新了容器镜像的应用打包方式,容器能力被逐步释放,正式打开了云原生时代的大门。实际上,作为国内较早关注和探索容器技术的厂商,华为云多年来致力于云原生技术推广,并在云原生容器技术上不断创新,并创造了多个“行业首发”:2016年推出国内首个K8s公有云容器服务云容器引擎CCE;2017年发布国内首个Serverless K8s服务云容器实例CCI;2018年发布全球首个云原生边缘平台“智能边缘平台IEF”;2019年,全球首发容器多云&混合云解决方案,同时迈出商用步伐,发布商用版 Istio 网格服务“应用服务网格 ASM”;2021年,发布首个多云容器编排项目“Karmada”。
经过多年探索,华为云已打造云容器引擎CCE、Serverless K8s服务云容器实例CCI、智能边缘平台、多云容器平台等8大核心容器产品,并已形成以容器为核心构建的“云原生裸金属容器、云原生高性能计算、云原生混合云、云原生边缘计算”四大解决方案,能够满足企业业务在超大规模、极致性能、极速弹性、分布式架构、在线/离线混合部署等方面的诉求,有效支撑资管、行情、消金、电商、直播等行业解决方案的构建。此次华为云云原生容器在产品能力维度获评国内第一,正是行业权威机构对其容器技术持续创新和强大性能的认可。
此外,华为云云原生容器大规模、高性能、高可靠等产品能力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据国际数据公司(IDC)《PRC SDC Software Market Overview and Analysis-2021H1》报告显示,华为云容器市场份额位列第一,连续3次蝉联榜首。数据显示,80%的中国Top50互联网企业已经选择华为云,依托其云原生容器等技术创新以及“云云协同“策略,加速业务创新,实现新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沙利文报告分析指出,“混合云/多云等成为常态,容器作用凸显。”华为云云原生容器技术上的领先已经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加上华为云一直以来对于多云之间的开放合作的心态,促使“H(华为云)+X”的多云部署模式成为了不少客户的首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人类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大脑天生就需要连接。从与陌生人的简短交流到与亲人的深度对话,这些互动都能促进个人幸福、增强社区纽带并稳定社会结构。随着AI聊天机器人的兴起,它们承诺提供不间断的陪伴,但并非所有连接都具有同等价值。我们需要在拥抱AI的同时,思考其对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的深远影响。
Google正在升级搜索中的"AI模式"功能,引入多模态能力,使其能够"看见"用户上传的图片,从而更好地回答问题。这项实验性功能现已支持图片分析,用户可上传图片并提问,AI能理解图片中的场景、物体关系及材质,提供比传统搜索更详细的回答。
随着我们全面进入自主转型时代,AI代理正在改变企业运营和创造价值的方式。面对数百家声称提供"AI代理"的供应商,企业需要透过炒作,真正理解这些系统的能力及其适用场景。关键不在于简单替代现有工作,而是通过SPAR框架(感知、规划、行动、反思)识别全新的价值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