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成为各国政府应对现代城市发展挑战的理想方案。建设智慧城市,可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并在引领信息化的落地、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精细化动态管理成效,以及改善市民生活便利程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许多城市也在各自的十四五规划中,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中国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政务云市场保持稳健增长
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云计算技术的支撑,政务云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数字政府建设的关键基础设施。日前,国际权威分析机构IDC发布了《中国智慧城市数据跟踪报告》(2022年7月)。
报告显示,中国政务云基础设施市场(专属云+公有云)的总规模达到了375亿元。其中,华为云在政务云市场领先优势持续扩大,在专属云基础设施占有27.1%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公有云基础设施市场占有率20%,持续领先。在基础设施份额(公有云+专属云)中,华为云占比25.8%,较第二名领先5.4个百分点,连续5年保持第一,再次印证了华为云在政务云领域的领先优势。

华为云持续创新 领跑政务云市场
在中国政务云市场,华为云已经拥有10年的服务经验,在实践中取得了客户的青睐。从2012年至今,华为云已累计服务了超过700个政务云项目,包括国家部委级项目40多个,省/直辖市项目40多个,市县政府和委办局项目630多个。之所以能在政企市场备受认可,是因为华为云拥有创新的技术能力、优质的运营服务以及强大的生态资源。
技术方案方面,立足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新阶段,华为云持续创新,积极拥抱云原生,推出“城市一朵云”解决方案。该方案以“云原生×分布式”为基础,基于“1+N+M”体系构建,通过“基础创新”与“应用创新”并举的方式,让基础创新更好的赋能应用创新,实现对SaaS应用更加敏捷的服务。
在运营服务方面,华为云通过组建本地化团队,为政府客户提供从云基础设施规划、云平台建设、解决方案落地、迁移上云、生态合作、品牌营销再到持续运营运维的一站式服务。目前,华为云已经建立了150多个属地化服务运营基地,实现了与政府数字化建设的深度合作,拥有服务政务云建设的“长期实力”。
在生态资源方面,华为云秉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做行业应用创新的黑土地。目前,华为云已聚合超过302万开发者、超过38000家合作伙伴,云市场上架应用7400多个。今年,华为云针对生态建设提出“All in One,One for All”的新生态理念,构建了“以能力为核心”的新伙伴体系。
华为云政务云助力多地打造智慧城市
作为城市数字城市建设的关键基础设施,政务云发挥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底座的作用。华为云在服务政务云市场的“10年长跑”中,已经在全国各线城市中深度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创建了中国智慧城市的“模板”。
在湖南省会城市长沙,按照“全市一朵云”的总体思路,通过构建领先的政务云平台能力,率先全国打造“一主多辅、多云融合、自主创新”的“政务一朵云”新体系,实现了智慧治理、惠民服务、产业经济、生态宜居的多项最佳实践,使能长沙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长沙城市治理现代化,让星城生活更智慧、更品质。
在江苏省辖地级市盐城,通过技术创新和持续运营为核心驱动,深耕数字土壤“城市一朵云”赋能场景化应用、服务客户。以云原生夯实智慧城市数字底座,依据盐城城市的发展方向构建良好应用生态和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城市高水平、智能化管理和运行。让数字化转型成为盐城数字经济的“加速器”,助力“数字盐城”高质量发展。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通过构建全市一体化政务云平台,打造“草原云谷”,消除信息孤岛,助力市政府信息化基础设施集约化和业务数据协同共享,构建大数据应用产业示范城市。在构建云平台基础上,华为持续助力乌兰察布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服务能力。同时,华为与乌兰察布共同打造华为云数据中心,通过充分发挥乌兰察布市在区位、电力气候、地质、网络服务等方面优势,力争打造成为面向华北、服务京津,集科研投入、运营服务、基础设施配套“三位一体”的国家级云计算产业基地。
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向纵深处发展,云计算、AI、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则为智慧城市探索带来更多创新的想象,深圳、长沙、武汉、长春等城市已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先一步享受到了数字技术带来的应用敏捷创新。秉承“一城一云”理念和模式,华为云政务云赋能智慧城市实现更好的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升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发布新的AI学术搜索工具Scholar Labs,旨在回答详细研究问题。该工具使用AI识别查询中的主要话题和关系,目前仅对部分登录用户开放。与传统学术搜索不同,Scholar Labs不依赖引用次数或期刊影响因子等传统指标来筛选研究质量,而是通过分析文档全文、发表位置、作者信息及引用频次来排序。科学界对这种忽略传统质量评估方式的新方法持谨慎态度,认为研究者仍需保持对文献质量的最终判断权。
武汉大学研究团队提出DITING网络小说翻译评估框架,首次系统评估大型语言模型在网络小说翻译方面的表现。该研究构建了六维评估体系和AgentEval多智能体评估方法,发现中国训练的模型在文化理解方面具有优势,DeepSeek-V3表现最佳。研究揭示了AI翻译在文化适应和创意表达方面的挑战,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Meta发布第三代SAM(分割一切模型)系列AI模型,专注于视觉智能而非语言处理。该模型擅长物体检测,能够精确识别图像和视频中的特定对象。SAM 3在海量图像视频数据集上训练,可通过点击或文本描述准确标识目标物体。Meta将其应用于Instagram编辑工具和Facebook市场功能改进。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SAM 3与保护组织合作分析超万台摄像头捕获的动物视频,成功识别百余种物种,为生态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参数实验室等机构联合发布的Dr.LLM技术,通过为大型语言模型配备智能路由器,让AI能根据问题复杂度动态选择计算路径。该系统仅用4000个训练样本和极少参数,就实现了准确率提升3.4%同时节省计算资源的突破,在多个任务上表现出色且具有强泛化能力,为AI效率优化开辟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