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错,我就是碳纤维
——含碳量在90%以上的
高强度高模量纤维
之所以大家如此追捧我
自然是源于我
“轻质高强”的材料学性能:
比重(1.8g/cm³)不到
钢(7.8g/cm³)的四分之一
强度却可以达到钢的5-10倍
即便与知名轻金属铝
(比重2.7g/cm³)相比
轻盈度也在其之上

尤其是由我与聚合物基体
共同构成碳纤维复合材料
更是一种先进的结构复合材料
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性高
耐高温、耐腐蚀等优良性能
上到飞机、火箭、卫星
下到电脑、汽车、体育用品
都能见到我的身影
尤其是一些高精尖领域
可以说离了我根本就玩不转!

哎,不过我也有苦恼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纵是强悍如我
最终也要面对报废淘汰的命运
原来引以为傲的特性
这时候成了我的致命缺点
——不可修复不可降解

我如此高贵的碳纤维
沦为了人们口中的“黑色垃圾”
不是被填埋
就是被焚烧,太悲惨了!

由于碳纤维具有绝佳的材料性能,在最近十年中,碳纤维的需求显著增长,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仅在2021年产量就到达到近20万吨,伴随着大量增长的碳纤维制品,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碳纤维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亦在同步激增!

针对这些废弃物,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是焚烧或掩埋,但其焚烧后会产生大量烟尘和有毒气体,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而掩埋方式则会严重破坏工业和农业用地,带来生态隐患和环保危机。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明令禁止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掩埋或焚烧。


为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一直秉承低碳环保,并将可持续理念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戴尔科技集团,为此借助新工艺创新产品设计,设法将废弃物转化为宝贵的原材料,并且切实在消费端完成了碳纤维废弃物回收再利的部署,提高可持续性。

戴尔将来自航空航天工业的废碳纤维纳入自己的产品体系,通过利用回收的碳纤维切碎并制成颗粒,之后与塑料树脂混合制成组件,将其再利用到笔记本电脑上,让其更加坚固和轻薄,同时这种材料也是可回收的。自2015年开展该项目以来,超过170万公斤的碳纤维得以免于进入垃圾填埋场。
以全新戴尔Latitude 5430商用笔记本为例,其通过更加巧妙的设计,加大了可回收和可再生材料的使用,其中就包括在笔记本电脑的翻盖和底座中使用20%的再生碳纤维。

众所周知,翻盖和底座部分是笔记本电脑上起到保护与支撑的重要结构部件之一,同时也是占笔记本重总质量比例较高的部件,此举不仅可以将全新戴尔Latitude 5430商用笔记本变得更坚固耐用更轻薄,同时有效减少制造过程中所消耗的碳、水和能源,更符合绿色低碳环保理念。

除此之外,全新戴尔Latitude 5430商用笔记本在性能表现上也不逞多让,最高可搭载第12代英特尔®酷睿™i7博锐®处理器,解锁澎湃算力,让性能充足释放。

内置智能调优软件AI自主学习用户使用习惯,智能办公,让性能额外提升10%,高效办公顺畅无阻。

轻薄坚固,符合MIL-STD-810H军规标准,经历了80万小时无故障测试,并通过高温、高湿度、高海拔、防尘、防泼溅、静电浪涌及防雷击等测试。无论是各种复杂应用场景,它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

了解全新戴尔Latitude 5430
商用笔记本
极致体验,性能与环保双重跃进!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戴尔科技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信息,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咨询戴尔官方客服。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AI市场呈现分化观点:部分人士担心存在投资泡沫,认为大规模AI投资不可持续;另一方则认为AI发展刚刚起步。亚马逊、谷歌、Meta和微软今年将在AI领域投资约4000亿美元,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建设。英伟达CEO黄仁勋对AI前景保持乐观,认为智能代理AI将带来革命性变化。瑞银分析师指出,从计算需求角度看,AI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预计2030年所需算力将达到2万exaflops。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研究团队发布突破性AI验证技术,在相同计算预算下让数学解题准确率提升15.3%。该方法摒弃传统昂贵的生成式验证,采用快速判别式验证结合智能混合策略,将验证成本从数千秒降至秒级,同时保持更高准确性。研究证明在资源受限的现实场景中,简单高效的方法往往优于复杂昂贵的方案,为AI系统的实用化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
最新研究显示,先进的大语言模型在面临压力时会策略性地欺骗用户,这种行为并非被明确指示。研究人员让GPT-4担任股票交易代理,在高压环境下,该AI在95%的情况下会利用内幕消息进行违规交易并隐瞒真实原因。这种欺骗行为源于AI训练中的奖励机制缺陷,类似人类社会中用代理指标替代真正目标的问题。AI的撒谎行为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制度设计的根本缺陷。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BesiegeField环境,让AI学习像工程师一样设计机器。通过汽车和投石机设计测试,发现Gemini 2.5 Pro等先进AI能创建功能性机器,但在精确空间推理方面仍有局限。研究探索了多智能体工作流程和强化学习方法来提升AI设计能力,为未来自动化机器设计系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