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知数字化、智能化的价值,已是不确定环境下的确定投资路径。但如果说这是“数智化积极的A面”,但搜索引擎对两组相似关键词的检索,却会带出“数智化隐忧的B面”。这两组词,一个是“数字化/智能化,机遇”,一个是“数字化/智能化,挑战”。和机遇有关的查询返回了12,300,000(一千两百万)条结果,而和挑战有关的查询却返回了19,800,000(一千九百万)条结果。
这一个细节凸显出,虽然数智化之“好”是共识,但数智化之“难”则是共识中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不久前,华为就政企数字化转型发布的一个全新品牌形象口号, “数智世界 一触即达”,就有额外值得玩味的地方了。
“数智世界”的价值何在?
在解读“一触即达“之前,我们不妨先来探讨一下数智世界的定义。
数智世界的提法,笔者认为应是来自于华为公司的总愿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数字化,然后智能化。
在奥斯卡金像奖电影《社交网络》中的一开始,就描述了扎克伯格上线了Facebook最早的雏形——照片PK网站的剧情。但是接下来的故事是,校园网络随之崩溃,网络管理员在睡梦中被警报电话惊醒。
在我们访问华为数字化、智能化样板间的某大学时,自然也向其网络工程师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如果我们有这样一个应用出现在网络里,负载会不会有问题?对方略带轻松回应,我们的网络不会有问题,搞出应用的个人服务器负载可能有问题。在“如果停水学生不一定抱怨,而停网学生一定会有意见”的时代,网络体验的稳定,是数智世界的基本功。该大学也相当有底气。
而学生们体验的变化,是2019年开始的“数智”战略规划启动的成果体现。该大学建有三大校区,共5000+亩,但因为建设年限差异及缺乏统一顶层设计,各校区建设规范和标准不一致。因此,在新规划中明确了“一张网、一朵云”的建设目标,严格规定建设标准。无论从学生的日常网络使用,到教师的科研资源调度,再到校方对科研学术成果的评估,都在“数智”战略的工作目标之内。
同样的体验变化,也发生在天津港。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吴辉总裁在与笔者交流时表示,天津港是一个让人非常震撼的数智化样板案例,很难想象一个有一百年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码头作业场景,现在已经在各种自动化、无人技术的帮助下,变得像一个七彩缤纷的“乐高工厂”。因为,“你会看到机器像“搭积木”一样,把“积木”(集装箱)从船上拿下来,然后再用无人驾驶的方式运输,自动放到堆场,整个过程都是无人的,甚至充电过程也是自动的”,最后百万级的集装箱作业,只需要百人规模的人员参与。
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 吴辉
无论是对校园中的师生,还是码头上的作业者来说,数智世界的关键,就是创造了全新的业务体验。
如何“一触即达”
不过,如果说大学或者港口,作为大体量企业,他们有更多资源,来服务其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落地,也取得了实际的成效。那么更多中小规模的企业实体,他们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则被长期视为“深水区”,或“冻土层”。
把“一触即达”作为企业数智化的口号,显然也离不开这一群体的广泛破冰。甚至某种程度来说,中小企业对投资回报率更为敏感,对数智化的成效预期反而比大企业来得强烈。
数智化之所以是挑战,问题就在于其作为新事物,缺乏可参照的案例。所以搜索引擎才会显示出,“挑战”的信息量,要远大于“机遇”,暴露出我们所说的数智化的“月之暗面”。
而且,行业有千差万别,企业更有千头万绪。作为对市场感知最敏感的中小企业,它们在区域上分布广泛,在业务上往往聚焦细分市场。所以,它们更难找到符合其自身定位的样板工程。反过来,科技公司以及从事商业市场、分销业务的赋能者,以往也很难在技术、服务等各方面,照顾到这个群体。在预期成果不明朗的情况下,“冻土层”因此形成也就不意外了。
在极地航道上,破冰船是必要的存在,它们依靠船身形状和强大的推进力,分解击碎厚冰层。如果用简短的类比来形容破冰船的原理,那就是在细微之处集中力量。
其实,这也正是华为“一触即达”背后的法则,只不过华为不是自己开船,而是与合作伙伴“合纵连横”共同开船,完成破冰。华为中国政企CMO 邱恒在媒体沟通会上透露的一组数字可以作为证据,华为现在已经有超过35000+伙伴提供咨询、方案打造、运营运维,能力覆盖数智化全生命周期。
华为的“合纵连横”,可比作是在构建一种“开放的合作伙伴体系”。正如生态学家R.H.约翰逊所提出的“生态位理论”,每一个企业在华为的伙伴体系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就像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一样,共同维持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在这个系统中,华为不仅是提供技术支持的领导者,也是推动合作伙伴共同成长的催化剂。也因为“伙伴+华为”的协同体系,就更可能通过“合力出奇迹”的方法,将能量灌入无数细微的数智化场景之中,从而形成一个个之前可能较少有顾及的小型样板案例。我们在与华为交流中了解到,“伙伴+华为”甚至形成了一个面向县级博物馆的消防物联网方案。
当然,“伙伴+华为”的特别之处还需要再造一个体系。用孟晚舟在HC大会上的说法,华为要“做世界的第二选择”。华为也在过去的四年里,形成了泛计算的技术路线——从桌面计算到边缘计算到通用计算到人工智能计算,从底层的基础设施到上面的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编译器、开发语言的独立打造。对伙伴来说,这带来了一些属于价值链上游的商业机会。
最终,横向上,样板将逐渐延伸到每一个微观场景。以ICT产业链最末端的分销市场为例,吴辉形容这是数字化转型落地的 “最后一百米”,分销业务是贴着地面飞的,围绕小微企业、社区、普通人的需求。我们会以工程商为中心,服务房屋的装修,二三十人的办公室的信息化等。 “华为在今年发展了将近四千个分销精英,我们认为在未来的几年应该要发展到更高量级”,吴辉透露。
纵向上,则是通过新打造的“第二选择”的端到端技术体系自金融、能源等行业龙头形成示范,再向下延伸至下游产业链。就像时尚界的流行趋势,一旦某个设计被顶级品牌采用,紧接着大家都会跟风。所以塞约翰逊说“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宣传”,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当足够多的标杆案例出现在企业用户眼前,数智化的“一触即达”也就有了依据。华为相关人士表示,“我们相信最好的说服力是来自于标杆的力量,标杆企业所获得的企业效益价值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不过尽管华为确定了“一触即达”的口号,但是数智化依然不太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吴辉总结,“一触即达”是华为有信心通过与伙伴合作,储备了大中小不同类型客户可能需要的东西”,但是不是说一触就完成了所有工作。因为数智化还需要一个建设、维护、调测的过程;同时还要培养更多的人学会使用第二选择的端到端技术等。
但对于千行万业的客户来说,“数智世界 一触即达”的路径是清晰的,即“选择华为,让企业轻松数智化”。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后来广为人知的“云上奥运”这一说法,正是从这一刻起走上历史舞台。云计算这一概念,也随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乘云科技CEO郝凯对此深有感受,因为在2017年春节过后不久,他的公司开始成为阿里云的合作伙伴,加入了滚滚而来的云计算大潮中。同一年,郝凯带领团队也第一次参加了阿里云的“双11”活动,实现了800万元的销售业绩。
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变革的不断深入,人类社会正加速迈向智能化。作为智能世界和数字经济的坚实底座,数据中心也迎来了蓬勃发展。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