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一个去中心化的服务如 Bluesky 怎会宕机?
事实证明,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同样可能会出现宕机现象。
在周四晚间,去中心化社交网络 Bluesky 遭遇了一次重大故障,导致用户无法在网页端和移动设备上加载该应用,大约持续了一个小时。根据 Bluesky 状态页面上的一则消息,公司已经注意到此次故障,并将其归因于 “Major PDS Networking Problems” ( PDS 意指个人数据服务器 )。
第一条状态消息发布于美国东部时间 6:55 PM,随后在 7:38 PM 贴出第二条消息,称正在进行修复。
许多人现在可能会问,这个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究竟是怎么宕机的?难道它不是去中心化的吗?去中心化的一大好处不正是没有单点故障吗?
尽管该平台具有去中心化的特性,但目前大多数 Bluesky 用户是通过 Bluesky 官方应用,这个应用基于 AT Protocol 提供服务。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运行构成该协议的各个部分,包括 PDS、中继服务器以及其他组件,但由于社交网络仍处于早期阶段,很少有人这样做。
不过,那些已经自行搭建基础设施的用户并未受到此次故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Bluesky 计划让众多社区在其平台上建立起来,其中有的社区将拥有自己的基础设施、内容审核服务,甚至客户端应用程序。(例如 Blacksky 团队正在利用这些去中心化工具,致力于创建更安全、更友好的网络空间。)
最终,希望 Bluesky 能转变为众多运行支持基于 AT Protocol 构建的各类应用所必需基础设施中的一员。
但在近期看来,影响 Bluesky 基础设施的宕机问题将会带来更广泛的影响。
此次故障还激起了 Bluesky 与另一去中心化社交网络 Mastodon 之间的竞争情绪,后者使用的是另一套名为 ActivityPub 的社交网络协议。Mastodon 用户迅速借此故障开玩笑或讽刺,聚焦于 Bluesky 在去中心化方面的做法。
一位 Mastodon 用户 Luke Johnson 写道,“瞧瞧,强大的 Bluesky 就这样垮掉了,而我床下用树莓派运行 Mastodon 却依然稳如老狗” —— 这是在暗示 Mastodon 可以在即便是用户自己配置的微型设备上运行。
或者,另一位 Mastodon 用户笑言,“你的去中心化真是令人佩服。”
总之,Bluesky 的故障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服务现已恢复正常。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印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从大脑神经科学的戴尔定律出发,开发了基于几何布朗运动的全新AI图像生成技术。该方法使用乘性更新规则替代传统加性方法,使AI训练过程更符合生物学习原理,权重分布呈现对数正态特征。研究团队创建了乘性分数匹配理论框架,在标准数据集上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生物学启发的AI技术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英伟达和诺基亚宣布战略合作,将英伟达AI驱动的无线接入网产品集成到诺基亚RAN产品组合中,助力运营商在英伟达平台上部署AI原生5G Advanced和6G网络。双方将推出AI-RAN系统,提升网络性能和效率,为生成式AI和智能体AI应用提供无缝体验。英伟达将投资10亿美元并推出6G就绪的ARC-Pro计算平台,试验预计2026年开始。
Sony AI开发出SoundReactor框架,首次实现逐帧在线视频转音频生成,无需预知未来画面即可实时生成高质量立体声音效。该技术采用因果解码器和扩散头设计,在游戏视频测试中表现出色,延迟仅26.3毫秒,为实时内容创作、游戏世界生成和互动应用开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