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一向是戴尔和戴尔网络的战略和竞争利器,基于开放网络的战略,戴尔成为网络行业的引领者。
在进入未来就绪的IT架构里,网络产品是最基础的部分,戴尔在整个网络设计上,采用面向未来的开放思维,并建立了一整套开放的网络体系。
硬件层面,戴尔有其产品阵营“ON”系列,并全面支持开放网络安装环境(ONIE, Open Network Install Environment)允许“零接触”地安装所有经过验证的操作系统,包括戴尔的操作系统OS10(Operating System 10),也包括第三方操作系统,如Cumulus、 Big Switch等。
这里提到的OS10,是戴尔树立开放网络的标杆,其意义不亚于当年X86替代Unix,迎合了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潮流,为现代云供应商提供的是进行创新独特灵活性和可编程能力。
所以OS10去年一发布时IDC数据中心网络研究总监Brad Casemore就评价,“OS10为用户开启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新发展方向!”
开放布局 显露高手资质
2011年,戴尔收购Force10以后进入网络领域,2014年戴尔提出开放网络的战略,露出高手的潜质。
从下图可以看出,戴尔在开放网络和软件定义网络层面的布局,不断增加开放的生态合作伙伴,构筑开放体系。
首先,是时候改变传统网络架构了
服务器变革改变了计算模式,在网络领域,网络模式也需要转变。
戴尔看到了传统网络的弊端:由专有硬件以及控制这些硬件的专有网络系统、专有的ASICs组成,这又是一个封闭式的网络体系架构。而在客户应用层面,能够自己开发和制造芯片或交换机系统,能够编写自己的应用程序的用户少之又少。
戴尔认为未来的网络,不仅要开放标准硬件,还要具备标准的编制和自动化工具、可选的第三方SDN / NVO 控制器,以及任意的网络操作系统。
第二,开放体系,更新网络模式
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需要新的运营方式,网络产品是最基础的部分,其精准控制和更多的应用应该交给软件。
在硬件更新层面、软件的堆栈上戴尔要实现开放,戴尔开放的第一步是,戴尔硬件的可以搭载第三方的操作系统,可以混搭使用不同的网络软件包,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紧接着戴尔发布了开放的网络软件OS10,可以运行在开放的网络硬件平台上,如此一来,就扩大了戴尔在开放网络领域的覆盖范围,为客户提供了一个未来就绪的跳板,让客户更加迅速、统一地更新其网络和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提高客户效率和能力。
分解网络 新的解耦玩法
戴尔通过搭建开放的环境和生态,提供开放的硬件和网络系统,戴尔让客户有更好的方式去实现软件定义网络,或者更好的方式简化网络管理。
作为新一代网络操作系统,OS10平台是根据开放软件模块化的新基准而设计的,由一个基础模块和各种可选应用模块组成。
首先,利用真正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解耦合的纯Linux的网络操作系统
对未经修改的Linux软件进行封装,以便于支持戴尔、第三方和开源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戴尔的创新不仅仅在于此,还提供开放的可编程的网络软件框架,能理想地支持大型企业/Web技术客户快速地定制网络。
跨数据中心的标准化
为传统的NetOps管理员提供标准化的网络功能、接口和脚本,这样,跨整个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实现了操作系统的标准化。
完全解耦的软件架构
OS10将基本系统软件从L2/L3协议堆栈和服务解耦、通过CMS、CPS和SAI支持客户无限制的编程能力和转移能力。
如通过CMS实现自动化和管理、通过CPS为应用软件加速、通过SAI抽取平台资源。
第二,满足各种场景快速定制网络
OS10的发布,并不是“螺丝钉”式的附加产品,也不是产品子集。现在OS10的定位是大型数据中心的操作系统,未来戴尔OS10将逐步扩展到其他的产品线,可延伸到园区网络和广域网环境。
具体到应用场景可以包括,如大规模快速运转并敏捷运行的数据中心、寻求传统编程方法的传统网络运营商,也适合寻求一个开放的,可编程软件框架以快速地定制化应用。还有那些跨越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元素而寻求一致、通用开发环境的DevOps社区用户。
戴尔的OS10版本分为基础模块包和应用旗舰包。其中,OS10基础模块是可以免费使用的,允许企业用户加入第三方网络元件,且可以使用通用脚本语言来开发新的网络功能。应用旗舰包是可以加载在基础模块上可以实现原生Linux和开源应用。
最后,再次总结OS10的创新点,就是将非更改的Linux系统软件打包,以实现戴尔的、第三方的或者开源的应用程序开发,通过控制平面服务(CPS)提供普遍的、无限制的开发环境,开放的、基于标准的交换硬件抽象接口(SAI)实现平台的可移植性。
这就是戴尔网络OS10的过人之处,提供开放的可编程的网络软件框架,能理想地支持大型企业/Web技术客户快速地定制网络。
戴尔OS10软件环境增强了现代数据中心的功能,给客户更多的选择,让客户能够针对不同的操作流程来量身定制IT运营体系,最终让客户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企业业务本身。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最新数据显示,Windows 11市场份额已达50.24%,首次超越Windows 10的46.84%。这一转变主要源于Windows 10即将于2025年10月14日结束支持,企业用户加速迁移。一年前Windows 10份额还高达66.04%,而Windows 11仅为29.75%。企业多采用分批迁移策略,部分选择付费延长支持或转向Windows 365。硬件销售受限,AI PC等高端产品销量平平,市场份额提升更多来自系统升级而非新设备采购。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出LangScene-X系统,仅需两张照片就能重建完整的3D语言场景。该系统通过TriMap视频扩散模型生成RGB图像、法线图和语义图,配合语言量化压缩器实现高效特征处理,最终构建可进行自然语言查询的三维空间。实验显示其准确率比现有方法提高10-30%,为VR/AR、机器人导航、智能搜索等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新一代液态基础模型突破传统变换器架构,能耗降低10-20倍,可直接在手机等边缘设备运行。该技术基于线虫大脑结构开发,支持离线运行,无需云服务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在性能基准测试中已超越同等规模的Meta Llama和微软Phi模型,为企业级应用和边缘计算提供低成本、高性能解决方案,在隐私保护、安全性和低延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IntelliGen AI推出IntFold可控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不仅达到AlphaFold 3同等精度,更具备独特的"可控性"特征。该系统能根据需求定制预测特定蛋白质状态,在药物结合亲和力预测等关键应用中表现突出。通过模块化适配器设计,IntFold可高效适应不同任务而无需重新训练,为精准医学和药物发现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