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一书中,比尔·盖茨一开始就提醒读者注意两个数字:510亿,是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大致吨数,而0则是我们需要达成的目标,未来我们需要使出浑身解数将碳排放由现在一年约510亿吨当量的碳排放,通过如低碳技术、或碳补偿的方法相互抵消变成0,而这个过程指向的就是现如今社会各界都在热议的一个话题——碳中和。
那你知道在5月27日贵州数博会上正式揭幕的华为全球最大的云数据中心——“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和“碳中和”有什么关系吗?
作为华为全球最大的云数据中心,不仅“最大可容纳服务器规模超过100万台”是它的标签,它更是新一代智能“低碳”可靠的数据中心,而这个在设计时就融入华为云团队骨血的“低碳”理念就和“碳中和”的目标不谋而合。
在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为了降低数据中心的散热能耗,华为云使用了AHU散热技术将得益于贵州得天独厚地理优势的自然冷源最大化利用;同时为了降低数据中心用电能耗,将AI融进技术,通过iCooling对数据中心的能效进行调优,可降低8~15%的能耗,实际运行PUE可至1.12,年均节电可达数百万千瓦时。
而其实除了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那些华为云已经投产的数据中心,也在迈向低碳生产上不断努力前进~
1.在华为云乌兰察布数据中心,创新使用FusionCol间接蒸发冷却方案,充分利用自然冷源,AI能效调优,最大限度降低数据中心制冷系统能耗,将PUE降低至1.15,一年节省电费近12%,节电高达七百多万度;
2.在华为云廊坊数据中心,采用iCooling技术实现了AI PUE优化,将PUE从1.42降至1.26,每年节省电费超2000万元
3.而在华为云青海数据中心,更是因地制宜地将风电、光电应用进数据中心用电之中,更是实现了数据中心100%使用绿色清洁能源,推动了大数据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绿色可持续循环发展。
而这样优秀的低碳表现,也让华为云数据中心的低碳技术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华为数据中心能源产品入选《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先进使用技术产品目录》、华为云廊坊数据中心成功获得“2020年度“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决方案”以及成功入选“2019年度重点节能技术应用典型案例”等多项殊荣。
而其实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华为云在“碳中和”上所做的和能做的事儿不仅仅是以身作则,用技术实力不断向低碳生产迈进;华为云还将创新能力外溢,助力千行百业“碳中和”,不信你往下看~
保护雨林和植被提高碳吸收,提高效能探索低碳技术推动传统耗能高、污染重的企业和服务实现技术节能减排,以及加快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是推进“碳中和”的几大抓手,而华为云在将AI、大数据等技术融入千行百业的碳中和实践之中。
· 在推进植被保护提高碳吸收上,用AI守护雨林
近年来,华为云一直在和雨林保护组织Rainforest Connection(RFCx)合作,开展“森林守卫者”行动。“森林守卫者”的核心,是安装在雨林关键区域的旧手机实时监测雨林中人类活动的声音,通过网络上传至华为云,并用AI技术识别出链锯、伐木工程车等所有可能表明雨林受到威胁的声音。护林员收到实时警报后,可以根据定位快速前往现场采取相应保护行动。
RFCx估计,“森林守卫者”保护的森林所能吸收的二氧化碳将增加3,000万吨,相当于600万辆汽车的碳排放量。
· 在降低传统高耗能企业和服务碳排放上,用“智能体”探索低碳技术
在2019年至2020年采暖季,针对哈尔滨市政供暖存在的供暖不均、能源过度消耗以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过度排放等问题,哈尔滨太平供热公司携手华为公司联合展开智慧供热的创新实践,面对1400余万平方米的热网、122座换热站服务范围内的6.6万热用户,基于华为云EI数据分析、算法建模能力和IoT技术,对换热站、单元、住户的运行规律进行画像实现了热源生产精准预测,构建了一个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供热智能体”。
最终,不仅在供暖效果上实现了供暖质量的可感知和可调节,而且在节能减排上效果显著:相较于此前供热方式,全采暖期间节约标准煤约5193吨,减少碳排放约3397吨。
· 在加快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上,用大数据技术推进能源结构转型
针对青海新能源电站开发和运营中,存在的清洁能源电站出力不稳定造成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新能源消纳压力日益增大,以及发电场所自然环境恶劣、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青海绿能数据有限公司联手华为云等伙伴,基于华为云FusionInsight构建了国内首个集数据汇聚、存储、服务、运营为一体的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实现了规划辅助决策、用气象数据科学指导发电等创新业务。
不止帮助新能源电站功率预测准确率超97%,发电企业降低运维成本40%以上,在节能减排方面更是为2019年青海的“绿电15日”提供了有力支撑,连续15日全部以清洁能源供电,减少二氧化碳232万吨,创造了世界新纪录,也做到了借助大数据能力顺利推进能源生产结构转型。
而看到这儿,你感受到华为云在正式揭幕的华为全球最大的云数据中心低碳设计和助力千行百业“碳中和”之间蕴藏着的同一个核心吗?
那就是华为云一直在践行的一个理念——让技术更有温度,将技术的价值普惠千行百业。
而随着“碳中和”被纳入国家十四五重点规划之一,华为云也将致力于通过云、AI、5G等前沿技术,向内推进数据中心的节能减排和余热回收;向外推动和挖掘政企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结构转型、绿色植被保护等领域中的潜力,与更多朋友们一起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构建更加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地球。
从华为全球最大的云数据中心到雨林保护,华为云将为这个从510亿到0的项目不懈努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WorldMem框架,首次让AI拥有真正的长期记忆能力,解决了虚拟世界模拟中的一致性问题。该系统通过记忆银行存储历史场景,并使用智能检索机制,让AI能准确重现之前的场景和事件,即使间隔很长时间。实验显示在Minecraft和真实场景中都表现出色,为游戏、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带来广阔应用前景。
AWS通过升级SageMaker机器学习平台来扩展市场地位,新增观测能力、连接式编码环境和GPU集群性能管理功能。面对谷歌和微软的激烈竞争,AWS专注于为企业提供AI基础设施支撑。SageMaker新功能包括深入洞察模型性能下降原因、为开发者提供更多计算资源控制权,以及支持本地IDE连接部署。这些更新主要源于客户需求,旨在解决AI模型开发中的实际问题。
MTS AI研究团队提出RewardRanker系统,通过重排序模型和迭代自训练显著提升AI代码生成质量。该方法让13.4B参数模型超越33B大模型,在多种编程语言上表现优异,甚至在C++上超越GPT-4。通过引入困难负样本和PPO优化,系统能从多个代码候选中选出最优方案,为AI编程助手的实用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