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成为“三亿分之一”,冰雪运动持续走“热”,也让“雪花”在这个冬天跟越来越多的人结缘。而开幕式上为人津津乐道的“构建一朵雪花”环节,不仅了点燃现场气氛,雪花的魅力也被无限放大。
冰雪运动、开幕式“一朵雪花”,人类对于雪花的痴迷其实由来已久。早在1885年,19岁的本特利将显微镜加装到照相机上,拍到了个人第一张雪花的照片,尝到甜头的他此后将拍摄雪花当成了自己毕生的事业。在他一生中,共拍摄了5000多幅雪花的照片,其中一半展现在于1931年出版的《雪晶》中,意外的让人们发现除了结构统一外,足足2500多张雪花摄影作品中竟然没有两张是一样的!
正是雪花独一无二的特性,加深了人们对雪花之美的印象。然而,受限于环境温度的影响,自然界的雪花总会融化。如果能抓住一朵“不会融化”的雪花,那是不是就等同于抓住了“永久”的美好?创新科技把这份美好照进了现实!
2022年1月5日,央视频携手华为云上线“数字雪花”互动项目。基于华为云MetaStudio数字内容生产线,并集成AI、云渲染、区块链等前沿云计算技术,央视频生成了不会融化又独一无二的“数字雪花”,通过全新的互动模式,为亿万参与者创造属于自己的“数字雪花”,提供沉浸式的参与冰雪盛会的体验。
央视频用户可以在央视频APP上,定制一朵专属于自己的数字雪花、收获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不仅能留下珍贵的回忆,还可以跟随数字雪花的视角,飘进开幕式主会场生成一段专属视频,解锁全新的“参与”方式。
央视频“数字雪花”一系列新颖玩法的背后,少不了黑科技的助力。其中,“定制专属数字雪花”利用了AI图像识别技术,通过华为云基于千亿级参数的盘古CV大模型,毫秒级精准识别用户照片中的人脸,结合特定的预设和风格,生成个性化的数字雪花形象。
飘进开幕式专属视频,则是依赖华为云云渲染服务和超过30万核的渲染算力生成的,入场视频中不仅每一朵雪花飘落的视角和路径独一无二,甚至连BGM都是独一无二的,华为团队和中央音乐学院团队合作用AI算法“作曲”,在你看不见角落里把仪式感给拉满了。
为了保证每一片雪花的独特性,央视频基于华为云自研区块链引擎,将用户ID与华为花瓣链相结合,生成“数字雪花”证书,形成用户独特的纪念品。得益于区块链的特性,这份纪念品不仅只此一份,还不能被篡改、不能被盗号。而在华为云存储的加持下,还可以被永久保存,成为用户永不融化的专属记忆。
“数字雪花”独特而永久,不仅是亿万参与者多冰雪运动热爱的体现,更是“荣耀时刻”的见证。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技术,也呈加速姿态飞入千家万业,“数字雪花”只是一个缩影。实际上,不管是其中的区块链、AI还是云渲染技术,都在改善生活体验、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华为云作为国内领先的云技术厂商,正在用扎实可靠、持续创新的技术,带给行业新的助力和想象,也默默兑现了人们对黑科技的期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中国AI公司DeepSeek发布旗舰语言模型V3.1更新版,该模型已针对新一代国产芯片进行优化。新模型采用UE8M0数据类型训练,为即将发布的国产芯片做准备。V3.1统一了"思考"和"非思考"模式,单一模型支持两种范式,上下文窗口从65536扩展至131072个token,在工具调用能力上显著提升,Browsecomp基准测试得分从8.9提升至30。
KAIST研究团队提出黎曼扩散语言模型(RDLM),通过将文字映射到几何空间实现连续建模,解决了传统扩散模型在文本生成中的"跳跃"问题。该方法在多项测试中超越现有扩散模型,接近自回归模型性能,并支持并行生成和跨领域应用,为AI文本生成技术开辟了新方向。
VAST Data发布SyncEngine通用数据目录和高性能导入解决方案,能够发现、编目并捕获其他供应商存储系统中的文件和对象数据,将其导入VAST的AI专用系统。该工具提供跨文件系统、对象存储和SaaS应用的实时可搜索目录,使数PB到EB级数据集中的数万亿文件瞬间可被发现,消除了分布式非结构化数据集发现和调动的障碍。
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了革命性的WeatherFormer天气预测模型,这是首个能够同时处理多种天气预测任务的通用AI系统。该模型通过学习全球海量天气数据,掌握了天气系统的基本规律,然后可以快速适应各种具体预测需求。相比传统需要为每个任务单独训练模型的方法,WeatherFormer展现出显著的效率和精度优势,有望为农业、灾害防控、能源管理等领域提供更准确便捷的天气预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