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发挥世界智能大会等重大会议活动的集聚效应,深化国际友好城市合作,提高天津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为进一步办好世界智能大会明确了方向。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圆满闭幕后,第七届大会筹备工作随即启动,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提升办会质量。目前,第七届大会的主题征集、平行论坛策划、全球招商招展、年度赛事筹备等工作稳步推进。
9月14日,组委会秘书处组织召开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赛事筹备工作会,组委会秘书处执行秘书长介绍了第七届大会策划情况及赛事筹备要求,各年度赛事主、承办单位、机构、企业汇报了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周胜昔出席。
据了解,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已经成功举办6届,2023年将继续增强赛事观赏性,着力加强高端人才引进。2022中国(天津)工业APP创新应用大赛正在进行中,已有6535个作品报名参赛,参赛队伍覆盖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2023年赛事将进一步发挥工业技术软件化领域重要产学研用对接交流平台作用,汇聚全国优秀的工业互联网APP解决方案。国际智能体育大会将选拔无线电、无人机、机甲大师、模拟驾驶等多条赛道的优秀赛项,开展海选赛,为第七届大会提前做足准备。2022年中国华录杯·数据湖算法大赛着力于智慧城市业务中的真实应用场景,全部赛事将于年底收官,鉴于已取得的良好反响,2023年计划继续增加真实行业领域赛项、开设青少年赛事,培育更多算法达人。2023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天津国际邀请赛将采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比赛模式,线上连接全球卫星赛场,线下集合国内大中小学优秀团队,同时举办主题论坛,探讨AI机器人产业发展未来。
周胜昔对各赛事主、承办方做出的扎实工作给予肯定。世界智能大会已成功举办6届,在此期间,多项赛事与大会共同成长,是“会展赛+智能体验”四位一体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七届大会要塑造赛事品牌形象,着力打造精品赛事,努力实现《世界智能大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将‘赛’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智能领域的奥林匹克’”的发展目标。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数据中心分类对企业选择合适设施至关重要。不同类型数据中心在可用性、运行时间和特殊服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分类方法包括:层级系统(Tier I-IV)评估可靠性和冗余度;功率容量以兆瓦为单位衡量规模;可持续性认证如LEED标准;服务模式区分私有和托管设施;规模分类涵盖超大规模、传统、模块化和微型数据中心。理解这些分类体系有助于企业根据业务需求、性能期望和预算约束做出明智决策。
腾讯微信AI团队开发的ComoRAG系统通过模仿人脑认知机制,让AI具备了动态记忆和循环推理能力,在长文本理解任务上相比传统方法准确率提升高达11%。该系统采用三层知识组织结构和五步认知循环过程,能够像侦探破案一样主动探索线索、整合信息、构建完整推理链条,特别在处理复杂叙事推理问题时表现优异,标志着AI从信息检索工具向智能推理伙伴的重要转变。
2025年,企业数据平台已成为业务运营的核心支撑,随着AI深度融入日常工作流程,企业对清洁、易用的实时数据需求激增。Apache Iceberg和Delta Lake等开放格式正在打破供应商锁定,统一平台将编排、治理和元数据管理集成一体。主要厂商纷纷推出AI原生功能,支持混合云和边缘部署。预测显示,企业数据平台市场将从2025年的1113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243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1.8%。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开发的4DNeX系统实现了从单张照片生成完整4D动态场景的突破。该技术采用6D视频表示法融合RGB颜色和XYZ空间信息,构建了包含920万帧数据的4DNeX-10M大规模数据集,通过改进视频扩散模型实现15分钟内的高效生成,在动态程度和一致性指标上显著优于现有方法,为虚拟现实、影视制作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