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也正式对外宣布,这将是:
①行业最低的$/GB,包括闪存裸容量和可用容量;
②以15K硬盘价格提供SSD;
③企业级全闪存阵列价格低至.66/GB(裸容量)
“硬指标才是硬道理”最实在的每GB成本计算
全闪存阵列最大的优势就是快,满足用户性能快的同时其最大的门槛就是物理容量,目前在解决性能与容量的矛盾问题方面,业界友商采用了压缩和重删之后来计算每GB成本。但是按照戴尔的硬指标来看,全闪存阵列应该比较物理容量才能更贴近用户需求,而不是用不可控的压缩或者重删来美化结果。另一方面,戴尔也在满足用户全闪存阵列大容量需求的同时,Dell SC和EQ系列都支持并且免费提供压缩和重删功能,对于这点,戴尔在业界绝对领先。
TLC 3D NAND读性能让小伙伴惊呆了!
目前,在戴尔SC存储产品家族中支持3种SSD:写密集型(WI)、高级读密集型(PRI)和主流读密集型(MRI)。其中新加入的MRI有4个容量标准——480GB、960GB、1.92TB和3.84TB。需要指出的是,用户对于3.8TB的闪存容量需求,戴尔给予了业界最大化的满足,已经将最新的MRI最先推进到用户应用端。戴尔本身更愿意倾听用户声音,产品设计源于用户需求本身,因此对于用户需求把控非常明确,MRI对于读密集型需求读用户将会带来一次新的飞跃。
当然,戴尔既然拥有多种类型SSD给予用户的选择,也是基于用户需求差异性而考虑的。首先价格最贵的WI全面领先,这部分用户需求重性能,WI可以给予充分满足,因为WI类型SSD不仅写性能卓越,读性能也同样卓越。
其次,高级读密集型(PRI)可以满足用户对于读性能读高级需求,对于价格方面稍微不那么敏感的用户更利于接受。
另外就是新推出的MRI(TLC 3D)在随机和顺序读性能上与之前的读密集型MLC一样保持了良好的水平。当然,在对比15K HDD来看,MRI SSD在随机IOPS方面的巨大优势自不必说了。
总体分析来看,戴尔将用户对于读写性能需求做了细致划分,让用户对于SSD性能与成本选择上有了更多的机会,对整个全闪存阵列市场的拉力效应必将是巨大的。新驱动器(TLC 3D)相对于当前RI(MLC)SSD,解决方案成本($/GB)降低50%,保持了优秀的读性能,对于在读性能方面要求高并且还在乎成本的用户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福音;同时在对比15K HDD,则有着优异的读写性能,并维持相同的解决方案成本,这明显指明了用户采用闪存替代磁盘的最佳途径之一。
名不虚传的杀手锏:闪存优化分层
TLC 3D NAND SSD在SC阵列中的配置方法,戴尔有两种方案:
a.全闪存,替代15K HDD并加快通用阵列的速度,可选7.2K HDD混合分层。该方案能够以相同成本提供24倍硬盘配置的IOPS,具备低延时、低功耗/冷却需求和较小的空间占用。当然这种配置应该主要是针对读密集型应用,写入数据量较大的推荐下面的方案。
b.WI写密集型和MRI主流读密集型SSD分层(同时也可选7.2K HDD混合分层),TLC 3D NAND在这里进一步降低了只读访问的Tier 2闪存层价格,同时相比其它MLC SSD没有性能下降。这 种高级性能“闪存优化型”阵列的特点,我们在《向Gartner全闪存魔力象限说“不”》一文中介绍过,所有来自主机的写操作都进入RIAD 10的Tier 1,然后定期以固定尺寸数据块顺序迁移到RAID 5/6的Tier 2中,兼顾了读/写性能、空间利用率和闪存寿命。
可以看出,闪存优化分层是戴尔平衡成本、性能与寿命的强大武器,并不是一味追寻所谓的“AFA(全闪存阵列)”。从数据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考虑,AFA不支持磁盘是缺憾, 而戴尔坚持扎扎实实在闪存级别上做优化,在业界唯一的SLC/eMLC分层的基础上,再次全球第一个推出TLC闪存阵列。
同 时,戴尔也认为TLC不是用来代替eMLC和SLC做业务密集型(如写入频繁的OLTP)存储的,而是容量型,戴尔对于用户需求定位非常准确,绝不含糊。 TLC在闪存中的定位有些类似于机械硬盘中的NL-SAS,区别在于TLC的读性能是不打折扣的。当然,对于不同用户的需求,戴尔也有专业工具和专业人员 来设计合适的方案。
因制程不同 - 3D TLC将拥有与2D MLC相对等的使用寿命
利用多层堆叠封装,3D NAND能否提高闪存颗粒的密度。同时,搭配更加成熟3x-50nm半导体工艺,在相同的闪存类型(比如MLC vs. MLC,TLC vs. TLC)上比现今前沿的1x-20nm闪存会有更好的耐久度。我们知道,随着cell单元尺寸的不断缩小,NAND的P/E Cycle(编程/擦除周期)呈不断下降趋势。
戴 尔存储产品管理执行董事Travis Vigil在他的博客中这样写道:“对于繁重写入的负载,戴尔也能更长期地保护Tier 2中的3D TLC SSD。戴尔对此非常自信,承诺所有SSD类型的生命周期与阵列的服务计划一样长,我们将更换任何损坏的驱动器而不考虑(闪存)磨损等级或者最大寿命。”
也就是说,只要在阵列的保修服务期内,无论SSD是否因为超出写寿命限制而损坏,戴尔都将免费更换。
正是因为我们前面介绍的闪存优化分层等优势技术带来的改善,戴尔才能够给出这种承诺!
戴尔SC4020现在能够在2U空间内提供90TB闪存,达到15K HDD(单盘最大600GB)密度的6倍。闪存取代高转速硬盘的趋势毋庸置疑,而戴尔对TLC 3D闪存的支持则像一个催化剂,将闪存阵列的普及之火会越烧越旺。
总结:可见,引领3D NAND潮流,戴尔全闪存再次突破业界每GB成本只是一次小小的试水。在闪存领域的竞争征途上,戴尔永远会坚持用户需求定位,以最先进的技术与服务帮助用 户获得最实在与优惠的解决方案。对此,戴尔将会一如既往地在闪存新技术的应用上保持既有的先进性,并在未来给予用户更大的回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发布新的AI学术搜索工具Scholar Labs,旨在回答详细研究问题。该工具使用AI识别查询中的主要话题和关系,目前仅对部分登录用户开放。与传统学术搜索不同,Scholar Labs不依赖引用次数或期刊影响因子等传统指标来筛选研究质量,而是通过分析文档全文、发表位置、作者信息及引用频次来排序。科学界对这种忽略传统质量评估方式的新方法持谨慎态度,认为研究者仍需保持对文献质量的最终判断权。
Meta公司FAIR实验室与UCLA合作开发了名为HoneyBee的超大规模视觉推理数据集,包含250万训练样本。研究揭示了构建高质量AI视觉推理训练数据的系统方法,发现数据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最佳数据源比最差数据源性能提升11.4%。关键创新包括"图片说明书"技术和文字-图片混合训练法,分别提升3.3%和7.5%准确率。HoneyBee训练的AI在多项测试中显著超越同规模模型,同时降低73%推理成本。
Meta发布第三代SAM(分割一切模型)系列AI模型,专注于视觉智能而非语言处理。该模型擅长物体检测,能够精确识别图像和视频中的特定对象。SAM 3在海量图像视频数据集上训练,可通过点击或文本描述准确标识目标物体。Meta将其应用于Instagram编辑工具和Facebook市场功能改进。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SAM 3与保护组织合作分析超万台摄像头捕获的动物视频,成功识别百余种物种,为生态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上海AI实验室团队提出ViCO训练策略,让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能够根据图像语义复杂度智能分配计算资源。通过两阶段训练和视觉路由器,该方法在压缩50%视觉词汇的同时保持99.6%性能,推理速度提升近一倍,为AI效率优化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