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在网络规模融合基础设施企业, Nutanix近年来被认为是数据中心领域的一股新力量。2014年,Nutanix正式宣布与戴尔达成OEM合作,戴尔随后推出整合了PowerEdge服务器与Nutanix软件的融合架构XC系列集成方案,将计算、存储以及网络功能融为一体,令企业用户轻松拥有灵活、可靠的IT解决方案,并享受到消费级IT的简捷性。
软 件定义是近年来数据中心领域非常火的话题,它赋予了数据中心无与伦比的灵活性,让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能够更好地适应业务需求。去年6月,戴尔与 Nutanix签署了OEM协议,结成合作伙伴——基于Nutanix网络规模技术,在PowerEdge服务器上运行Nutanix的软件,推出一系列 全新超融合型XC设备。
揭开XC系列超融合系统的面纱
戴尔XC系列是高性能融合基础架构,提供多种形式以及多种价格与性能选择,出色的灵活性令客户可随需选配驱动器、存储容量、处理器及内存空间,满足处于各个阶段的企业IT需求。今年2月,戴尔再次宣布推出三款软件定义存储架构,即三款网络规模融合存储应用——XC630-10、XC730xd-12和XC730xd-24。
三款融合存储设备都是基于Nutanix软件和戴尔13G PowerEdge服务器技术,可用于VDI、私有云和大数据环境,在性能上相比前代产品有50%的存储能力提升和两倍的机架密度改善。
Nutanix的网络规模软件可运行在所有主流虚拟化管理程序上,包括VMware的vSphere、微软Hyper-V及开源KVM,可在同一环境中跨多个管理程序。开创性的软件与业界领先的戴尔服务器整合,构建更加灵活、可扩展的平台,从而保证确切顺应特定需求,如私有云、VDI以及大数据工作负载等。
基于Nutanix,戴尔XC系列的网络规模技术是数据中心部署、扩展及控制的颠覆者,为用户提供传统数据中心架构之外的理想替代方案,实现简化IT。
释放更多生产力Nutanix软件定义架构的价值
2014 年3月,Nutanix获得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正式批准的专利技术(US 8,601,473)。该技术详细阐述了分布式节点系统(服务器)如何通过运行在每个节点上的“控制器虚拟机”为虚拟机(VM)提供高性能共享存储。控制 器虚拟机整合了所有服务器上的本地存储资源,包括直连闪存,并提供一个数据存储共享池,相比传统的SAN或NAS阵列,具备更高性能和更强大的扩展性,从 而更加清晰地诠释了软件定义存储方案是如何优化设计和运行的。
借助X86服务器,Nutanix将前所未有的简便性带给企业数据中心,通过运行在x86服务器上的软件交付可扩展的存储服务。
Nutanix架构也为构建混合云提供统一的数据架构。企业IT管理人员可按需利用公共云资源,同时仍然保留对其私有云基础设施的控制,确保安全性。100%的软件驱动架构以及独立于所有特定虚拟化技术或供应商的运行,赋予企业IT更多自主性与灵活性。
Nutanix+PowerEdge点燃融合架构市场的星星之火
对于戴尔和Nutanix所达成的合作,分析机构Taneja公司认为Nutanix由此拓宽了其在超融合存储领域的产品分布;作为之前为客户提供诸如 EqualLogic、Compellent等传统存储产品的供应商,戴尔也在新兴技术浪潮中获得了领先业界的产品——与Nutanix的合作意味着戴尔 能够为用户提供软件定义存储解决方案。
通常在软件定义存储领域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包括纯软件的方式、软件与商用硬件结合或者与定制化硬件结合的方式。Nutanix与戴尔的合作属于软件与商用硬件结合的方式。戴尔在与Nutanix的合作中,仍坚持其一直以来的开放原则,适应用户业务需求为其交付一个整合、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
双方都认为此次合作将为各自公司带来更有前景的商业机会。Nutanix联合创始人兼CEO Dheeraj Pandey评价到:Nutanix此次与戴尔合作,通过戴尔强大的渠道销售网络和进军市场能力,加快Nutanix销售增长。我们的愿景是借助运行在x86硬件上的智能软件强化所有数据中心服务,颠覆传统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戴尔与我们的愿景一拍即合。”
戴尔存储副总裁兼总经理Alan Atkinson也表示:“Nutanix是市场认可的融合基础架构的软件方案提供者,非常契合戴尔重新定义数据中心经济并为客户简化IT的种种努力。戴尔与Nutanix合作推出颠覆性的全新解决方案,将网络规模的简捷性与扩展性集成到了戴尔业界领先的服务器、存储和企业产品组合中,相信我们全新的解决方案将在日益增长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融合基础架构市场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信随着双方合作的渐入佳境以及更多颠覆性解决方案的推出,基于Nutanix网络规模技术的戴尔XC系列将形成融合架构应用在市场上的燎原之势,令更多的用户享受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带来的高效和便捷。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Spotify宣布已从其目录中删除7500万首"垃圾"音乐,作为打击日益泛滥的欺诈性音频内容和"AI垃圾"的努力。公司发布新政策禁止冒充、垃圾提交和欺诈版税生成。目前流媒体服务每日收到约15万首新曲目,其中28%为纯AI生成。主要唱片公司担心低质量内容稀释人类艺术家的版税池,而AI工具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趋势。
ETH苏黎世大学研究团队提出OBR(最优脑重建)框架,创新性解决了大语言模型压缩中量化与剪枝方法的根本冲突。通过"分组错误补偿"机制,OBR实现了W4A4KV4+50%稀疏性的极端压缩,在保持优秀性能的同时获得4.72倍速度提升和6.4倍内存节省,为边缘设备部署大模型开辟新道路。
Meta公司推出名为"Vibes"的全新信息流功能,专门展示由创作者使用AI技术制作的视频内容。该功能将人工智能生成的视频内容进行整合和分类,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AI视频浏览体验,标志着Meta在AI内容分发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
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概念组合学习框架,让AI系统像人类一样学会"举一反三"。该技术将复杂学习任务分解为基础概念模块,通过灵活组合处理新任务,学习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10倍。实验显示在多概念组合任务中准确率达78%,并具备跨领域迁移能力。这项突破为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奠定重要基础,预计将在医疗、教育、自动驾驶等领域率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