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摩根士丹利发布一份研究报告称,公共云计算市场在中国起飞,预计到2020年达到160亿美元市场规模,阿里云将凭借市场领导地位持续保持领先优势。分析师认为,云计算是“规模决定一切”的行业, “正如亚马逊AWS一样,阿里云已经进入这个良性循环,这将帮助它巩固市场领导地位。”
大摩认为,中国公共云计算市场有巨大潜力,随着中国云服务商不断改进产品的性能,同时推进普惠性价格下调,中国市场的云计算正在起飞。分析师预估,中国公共云计算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约20亿美元,在2020年大幅提升到1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8%。
分析师对中国市场各类云服务商做了系统性分析,结果显示虽然市场进入者不断增多,但基于云计算行业的特性,规模效益和普惠性降价将帮助市场领导者持续保持领先优势。大摩表示,云计算是“规模决定一切”的行业,特别表现在规模化和普惠性降价的良性循环周期。
分析师认为,亚马逊AWS和阿里云均为各自本土市场的领导者,AWS的成功意味着阿里云在中国市场也将重演这一模式。同时,阿里云不单志在中国市场,还在全球范围内拓展自己的覆盖范围。
IDC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年底,阿里云在中国市场份额超过40%,而第二梯队的金山云、电信、联通、腾讯云、UCloud等市场份额均为个位数。报告认为,对BAT三家互联网巨头来说,阿里是中国市场的先驱(forerunner ),早在2009年就开始投入云计算;腾讯在2016年才开始重视云业务,而百度是进入市场最迟的,在2016年10月才正式进入云计算市场,着重在数字营销等领域。
而对于华为、联想、浪潮等硬件厂商来说,华为的市场动作最多。金山云主要关注视频、游戏和健康,以营收计算目前排在国内市场前三,与腾讯云一样,市场份额均在6%到7%之间。此外,UCloud和青云一类云计算创业公司,也主要关注在游戏、互联网金融等垂直领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工业升级的关键,或许在于智能本身。“工业+机器人”将成为通向下一阶段工业体系的核心抓手。——黄仁勋。
浙江大学等联合研究发现,AI强化学习效果取决于"模型-任务对齐"程度。当AI擅长某任务时,单样本训练、错误奖励等非常规方法也有效;但面对陌生任务时,这些方法失效,只有标准训练有用。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证实,这种"舒适圈"现象比数据污染更能解释训练差异,为AI训练策略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瑞士政府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完全基于公共数据进行训练。这一举措标志着瑞士在AI技术自主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旨在减少对外国AI技术的依赖,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该模型的推出体现了瑞士对发展本土AI能力的战略重视。
巴赫切希尔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五种不同规模YOLO模型的量化鲁棒性测试发现,静态INT8量化虽能带来1.5-3.3倍速度提升,但会显著降低模型对噪音等图像损伤的抵抗能力。他们提出的混合校准策略仅在大型模型处理噪音时有限改善,揭示了效率与鲁棒性平衡的复杂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