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索软件正在成为网络犯罪的重要工具。根据FBI的一份报告,2016年前三个月,勒索软件已造成2.09亿美元经济损失;相比2015年全年的2499万美元损失规模,已是上涨7倍之多! 而在2017年5月12日,WannaCry“史无前例”地席卷了全球,至少150个国家的230,000台电脑、20万人受到波及仅3天时间就造成上亿美元损失——更糟的是,勒索软件所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支付赎金,受攻击对象还要承担服务器宕机带来的损失!”
WannaCry勒索软件,也称为比特币病毒,前段时间席卷全球。如果用户机器被感染,则机器屏幕会显示如下勒索界面,机器被感染的用户只有支付了“赎金”,那些被加密的文档才能解密使用。
然而你以为这是世界上唯一的勒索软件吗?那你就错了,其实,勒索软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1、军事级别破坏力 攻击目标不限于个人
最早的勒索软件病毒出现在2010年前后,那时候的勒索软件主要以比较温和的手段,提示用户出现了电脑故障或被病毒感染,让用户提供赎金才帮用户解决问题和清除病毒。期间以FakeAV,LockScreen家族占主导地位,但是大部分只要清除了病毒即可让电脑恢复正常,不会造成数据损失。
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更恶毒的以加密用户数据为手段勒索赎金的勒索软件,“永恒之蓝”就属于此类勒索软件。由于这类勒索软件采用了一些高强度的对称和非对称的加密算法对用户文件进行加密,在无法获取私钥的情况下要对文件进行解密,以目前的计算水平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正是因为有这一点,该类型的勒索软件能够带来很大利润,各种家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比较著名的有CTB-Locker、TeslaCrypt、CryptoWall、Cerber等等。
为了利润,攻击者通常是不区分对象的。虽然目前勒索软件主要攻击个人用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攻击者必然会转向企业和公共服务组织,企事业单位面临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
到目前为止加密过后的文件没有公开办法进行解密,数据只要被加密就基本可以确定一定会有数据损失,然而我们广大的用户就要坐以待毙了吗?
当然不!!!看我神器——LDP【(Local Data Protection)本地数据保护】!
2、免费!免费!戴尔SC系列存储自带LDP
Dell SC系列存储使用称为“回放”的节省空间快照,提供强大的恢复功能和持续的数据保护。借助数据即时回放,在拍摄完一个卷的初始快照之后,就只需对增长更改部分进行拍摄。这不仅可以节省磁盘空间,而且可以加快对已丢失或删除文件的本地还原。客户可以预设多个回放,确保以近乎即时的方式恢复至几乎任意时间点。
如何利用数据即时回放来有效保护数据:
使用极少的磁盘空间和额外花费,即可在任意时间间隔创建频繁的回放(持续数据快照)。
原始数据2.4TB,7天的数据变化,除了初始快照占用了10%的磁盘空间,其余快照仅仅占用了50GB的硬盘空间。如果启用了重复数据删除和压缩功能,这个磁盘占用可以更低。
小编注:不同应用及读写变化可能会有更多磁盘占用。
在10秒钟内将任何大小的卷恢复至任何的服务器,以便在发生中断时实现持续的数据保护。
使用连贯性集合来拍摄跨多个卷的应用程序数据的连续快照,以确保生产数据的完整性。
使用简单的点击式界面回滚至之前的任何状态。
假如在12点1分遭受了攻击,那么我们赶快去把12点的快照挂载到生产服务器上。
1.点击从快照创建卷;
2.将该卷映射到服务器上;
3.挂载卷;
10秒钟后,哈哈哈,我的10TB数据卷就回来了!
愿你从此听到勒索软件,一笑而过!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研究团队发布突破性AI验证技术,在相同计算预算下让数学解题准确率提升15.3%。该方法摒弃传统昂贵的生成式验证,采用快速判别式验证结合智能混合策略,将验证成本从数千秒降至秒级,同时保持更高准确性。研究证明在资源受限的现实场景中,简单高效的方法往往优于复杂昂贵的方案,为AI系统的实用化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
据报道,ServiceNow正与身份管理平台初创公司Veza进行深度收购谈判,交易金额可能超过10亿美元。Veza的平台帮助企业保护员工工作账户安全,识别未使用账户和权限过度的账户,还能检测违反职责分离政策的账户。该平台还可管理机器身份和应用程序集成。此次收购将补强ServiceNow在用户账户和机器身份管理方面的功能短板。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BesiegeField环境,让AI学习像工程师一样设计机器。通过汽车和投石机设计测试,发现Gemini 2.5 Pro等先进AI能创建功能性机器,但在精确空间推理方面仍有局限。研究探索了多智能体工作流程和强化学习方法来提升AI设计能力,为未来自动化机器设计系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