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国家生物医药创新示范基地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时指出,“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要丢掉幻想,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一些核心关键技术、一些涉及重大领域项目的技术是不会给我们的,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努力获得。”7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一直激励着这里的科研团队在自主创新之路上不断迈进。
“‘走源头创新之路’是联合研究院自成立起即肩负的使命。”研究院党委书记黄亚楼表示,7年来,研究院牢记总书记嘱托,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着力做好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培育孵化等重点工作,在药物研发、成果转化上提速突破。
“总书记嘱咐我们,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团队负责人说,“从那一刻起,我们在科技创新上更加坚定。”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丹娜生物的检测试剂盒项目入选市科技局“新冠病毒感染应急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支持项目,还以“新冠病毒及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联合诊断产品的开发及临床应用”项目斩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借由研究院大平台不断发展壮大的不只丹娜生物。7年来,研究院科技企业孵化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目前已累计引进和培育企业302家,注册资本超过33亿元。除了初创企业外,还包括上市企业四川科伦药业、中国医药工业百强迪沙药业、河北省医药工业十强天成药业等国内大型药企在院建立的研发中心。已孵化出4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首批孵化企业康希诺生物于2019年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港交所疫苗第一股。面对疫情挑战,研究院加速复工复产步伐,企业孵化逆势发展,首次引进央企,国药集团旗下国际医药卫生公司在院设立检测研发平台,北京新三板挂牌公司虹博基因在院设立研发中心。
在精准引育优秀项目的同时,研究院不断提升新药研发公共技术平台服务能力。药物分析测试中心完成实验室LIMS系统的建设工作,通过扩项复、评审,增加两项检测能力。药物安全评价中心携手早期成药性评价重点实验室筹建无菌实验动物室,拓宽服务范围。同时,与多家医院在转化医学研究、技术平台互补、医学项目转化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展开合作,不断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快速转化应用于临床患者。此外,研究院针对前沿领域谋划建设新平台。推动药物发现智能平台建设,与中医脑病研究院在“脑病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利用“AI+脑电数据”进行中医脑病证治研究等领域合作。“截至目前,研究院各平台为生物医药企业、机构提供高水平技术服务,服务范围覆盖除西藏之外的所有省份,服务次数超过23万次。”黄亚楼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卢森堡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RLDP框架首次将强化学习应用于差分隐私优化,创造性地解决了AI训练中隐私保护与模型效果的矛盾。该方法如同智能教练,能动态调整隐私保护策略,在四种语言模型上实现平均5.6%的性能提升和71%的训练时间缩短,同时增强了抗隐私攻击能力,为敏感数据的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这项由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完成的研究,首次从数据压缩理论角度揭示了大型语言模型存在"弹性"现象——即使经过精心安全对齐,模型仍倾向于保持预训练时的行为分布。
腾讯混元团队联合北京大学提出MixGRPO技术,通过混合ODE-SDE采样策略和滑动窗口机制,将AI图像生成训练效率提升50%-71%,同时在多项人类偏好评估指标上超越现有方法。该技术采用"从难到易"的渐进优化策略,专注于图像生成早期阶段的重点优化,并引入高阶求解器进一步加速训练过程,为AI图像生成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更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