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华为开发者大会2021(Cloud)在深圳举办。<华为云·先锋少年论坛>作为大会首场活动,面向高校学生发布先锋少年普惠计划。华为高级副总裁张顺茂为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高校社团代表授旗,4名高校学生获得智能基座“先锋少年”称号。

华为高级副总裁张顺茂、华为云应用平台服务产品部部长徐峰为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高校社团代表授旗
智能时代,多方协同、优势互补,才能构建起良性的人才生态与培养体系。过去几年,华为基于根技术的人才培养解决方案,助力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优化,与众多高校开展多样化的合作项目。
2020年9月,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发布。目前,华为已与72所高校开展合作,并组建智能基座高校社团。作为首批合作高校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校长姚英学在致辞中表示,学校与华为建立了以关键核心技术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机制,将为国家新工科人才、拔尖人才的培养贡献更多力量。

华为云先锋少年普惠计划发布
为进一步激发产学研合作的价值、促进产教融合,华为云先锋少年普惠计划将为高校学生提供五项专属支持:
海量在线课程,覆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
云上沙箱实践,可随时随地体验真实云环境。
专业能力认证,华为云搭建了多元进阶的专业职业认证体系。
循序渐进的技术成长体系,华为专家专业辅导教学,协同育人。
同时,还设立学生优惠,包含云服务套餐、沙箱实验和微认证专属优惠。

教育部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张锐、华为云软件分析实验室主任王千祥为智能基座“先锋少年” 颁奖
随着与高校合作的深入,大量理工科学生运用华为的技术平台和工具展开专业实践,并取得丰硕成果。活动现场,4位智能基座“先锋少年”得主——华南理工大学郑群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业琦、华中科技大学朱德智、天津大学历天一,分享各自与华为合作,斩获金奖、问鼎冠军的收获与成长。其中,华南理工大学郑群儒基于华为云ModelArts平台打造一站式智慧用能解决方案,方案在2020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中获得金奖,并已成功运用于锂电池企业,充分践行产教融合。
截至目前,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项目累计开设超过1000门课程,培训了1500+教师。未来,华为云将持续投入,助力新工科人才培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第三季度财报超华尔街预期,净收入达41亿美元。公司通过裁员等成本削减措施及软银、英伟达和美国政府的大额投资实现复苏。第三季度资产负债表增加200亿美元,营收增长至137亿美元。尽管财务表现强劲,但代工业务的未来发展策略仍不明朗,该业务一直表现不佳且面临政府投资条件限制。
美国认知科学研究院团队首次成功将进化策略扩展到数十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微调,在多项测试中全面超越传统强化学习方法。该技术仅需20%的训练样本就能达到同等效果,且表现更稳定,为AI训练开辟了全新路径。
微软发布新版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支持最多32人同时参与聊天会话的Groups功能,并新增连接器可访问OneDrive、Outlook、Gmail等多项服务。助手记忆功能得到增强,可保存用户信息供未来使用。界面新增名为Mico的AI角色,并提供"真实对话"模式生成更机智回应。医疗研究功能也得到改进,可基于哈佛健康等可靠来源提供答案。同时推出内置于Edge浏览器的Copilot Actions功能,可自动执行退订邮件、预订餐厅等任务。
纽约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的ThermalGen系统能够将普通彩色照片智能转换为对应的热成像图片,解决了热成像数据稀缺昂贵的难题。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流匹配生成模型和风格解耦机制,能适应从卫星到地面的多种拍摄场景,在各类测试中表现优异。研究团队还贡献了三个大规模新数据集,并计划开源全部技术资源,为搜救、建筑检测、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