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IDC发布《中国医疗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份额,2021:云厂商各辟蹊径》(IDC,2023年1月),该报告分析了云厂商在医疗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的竞争态势,并对领先厂商在2021年的市场表现给予了分析评价。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医疗云基础设施服务的市场规模比上一年增长47.0%,其中,中国电信天翼云以15.0%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名。
报告指出,当前医疗云所采用的云服务基本以云基础设施服务为主,包括公有云IaaS业务和医疗专属云的基础设施服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云安全、云运维等服务。作为云服务国家队,天翼云不仅位居中国公有云IaaS第一梯队、中国专属云服务市场第一,也是较早布局医疗卫生领域市场的云厂商,积累了丰富的上云经验,取得了先发优势。
依托覆盖全国的云资源基础优势,中国电信天翼云打造医疗行业专属云资源池,为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及医疗机构提供云迁移、云灾备、云协同、云科研等各类云服务。同时,天翼云对智慧医院、区域医疗、公共卫生等三大类客户主要场景的需求进行深入剖析,结合分布式云的计算、存储等基础设施及全栈混合云、云终端、智能视频等产品能力,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天翼云助力31个省级医疗云平台上线、200余个地市级医疗云平台的运行和 8000余家医疗机构上云,打造了诸多公卫信息化、全民/医共体信息化/县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等实践案例,为卫健和医疗机构提供云基础设施服务打好了基础,也为更加丰富的医疗云服务开发提供了可靠平台。
聚焦我国医疗行业,2022年已有16.9%的医院、医共体等单位实现了 IT基础设施的整体上云,未来一年中将有30%的医疗机构计划上云。面对医疗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进阶发展,以及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天翼云将充分发挥云网融合优势,打造功能完备的医疗云基础设施服务,夯实医疗行业发展的数字底座,以科技之力护航全民健康。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了AI发展的未来趋势,详细分析了六条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技术路径。随着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面临发展瓶颈,业界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AI发展方向。这六条路径包括神经符号AI、神经形态AI、具身AI、多智能体AI、以人为中心的AI和量子AI。每种路径都有其独特优势和挑战,可能单独或组合推动AI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最终实现与人类智能相当的AGI系统。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发现VAR模型的马尔可夫变体本质上是离散扩散模型,提出SRDD方法。通过应用扩散模型技术如分类器自由引导、令牌重采样等,SRDD相比VAR在图像质量上提升15-20%,同时具备更好的零样本性能。这项研究架起了自回归模型与扩散模型的理论桥梁,为视觉生成技术发展开启新方向。
培生公司第三季度销售增长加速,并预示年底表现更强劲,但其AI应用可能是更重要的发展。该公司虚拟学习部门销售额激增17%,学生注册人数攀升。培生运营的在线学校将AI工具嵌入课程材料中,公司表示有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这些工具帮助学生取得更好成绩。公司推出了AI学习内容组合,包括AI素养模块和融合人工导师与AI学习工具的视频平台。
微软亚洲研究院推出CAD-Tokenizer技术,首次实现AI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进行3D模型设计和编辑的统一处理。该技术通过专门的CAD分词器和原语级理解机制,让AI能像设计师一样理解设计逻辑,大幅提升了设计精度和效率,有望推动工业设计的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