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IDC发布《中国医疗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份额,2021:云厂商各辟蹊径》(IDC,2023年1月),该报告分析了云厂商在医疗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的竞争态势,并对领先厂商在2021年的市场表现给予了分析评价。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医疗云基础设施服务的市场规模比上一年增长47.0%,其中,中国电信天翼云以15.0%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名。
报告指出,当前医疗云所采用的云服务基本以云基础设施服务为主,包括公有云IaaS业务和医疗专属云的基础设施服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云安全、云运维等服务。作为云服务国家队,天翼云不仅位居中国公有云IaaS第一梯队、中国专属云服务市场第一,也是较早布局医疗卫生领域市场的云厂商,积累了丰富的上云经验,取得了先发优势。
依托覆盖全国的云资源基础优势,中国电信天翼云打造医疗行业专属云资源池,为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及医疗机构提供云迁移、云灾备、云协同、云科研等各类云服务。同时,天翼云对智慧医院、区域医疗、公共卫生等三大类客户主要场景的需求进行深入剖析,结合分布式云的计算、存储等基础设施及全栈混合云、云终端、智能视频等产品能力,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天翼云助力31个省级医疗云平台上线、200余个地市级医疗云平台的运行和 8000余家医疗机构上云,打造了诸多公卫信息化、全民/医共体信息化/县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等实践案例,为卫健和医疗机构提供云基础设施服务打好了基础,也为更加丰富的医疗云服务开发提供了可靠平台。
聚焦我国医疗行业,2022年已有16.9%的医院、医共体等单位实现了 IT基础设施的整体上云,未来一年中将有30%的医疗机构计划上云。面对医疗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进阶发展,以及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天翼云将充分发挥云网融合优势,打造功能完备的医疗云基础设施服务,夯实医疗行业发展的数字底座,以科技之力护航全民健康。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25年第一季度网络攻击激增126%,英国新法案要求数据中心强制报告网络安全事件。现代威胁已演变为同时攻击IT和OT系统,而许多数据中心的备用电源系统仍使用90年代的过时技术。电池储能系统(BESS)通过分布式架构、加密通信和自主运行能力提供网络弹性防护。BESS即服务模式将网络安全维护转移给专业提供商,同时通过需求响应和能源套利创造收益。随着全球法规要求将网络安全与能源安全相结合,数据中心需要现代化基础设施来应对日益严峻的威胁环境。
阿姆斯特丹大学与Salesforce合作开发的奖励引导推测解码(RSD)技术,通过让小模型处理简单任务、大模型解决复杂问题的智能分工,在保持推理准确率的同时大幅提升计算效率。该技术在数学推理等任务中表现出色,计算量最多可减少75%,为AI应用的普及和成本降低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微软研究院开发出LongRoPE2技术,能让大型语言模型的记忆容量扩展64倍至12.8万字,同时保持98.5%的原有性能。该方法通过发现AI位置编码训练不均衡问题,采用智能搜索和混合训练策略,仅用传统方法八十分之一的资源就实现突破。这项技术将使AI能完整处理长文档、进行复杂对话,为文档分析、代码开发、内容创作等领域带来重大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