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WIC智能科技创新应用优秀案例”初评会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来自多个智能领域行业组织、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出席。
本次WIC智能科技创新应用优秀案例评选活动,聚焦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低碳发展三大领域,面向全球征集优秀案例。与去年相比,今年申报案例覆盖面广,参选企业档次高、案例与智能科技创新应用贴合度高。
据评审组专家介绍,与去年相比,今年申报案例覆盖面广,参选企业档次高、案例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贴合度高。同时,案例应用取得的经济效益比较明显,且具有较好的行业特性,推广壁垒低。通过遴选出一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关注度和影响力的优秀案例,树立行业典范,引领人工智能技术在三大重点领域的快速健康发展,将进一步提升世界智能大会的水平和关注度。
初评会上,各位评审专家按照领域分组从创新性与独特性、应用价值与实效性、实施难度与复杂性、市场影响与推广性等方面对案例进行初评,30个优秀案例入围。最终评选出的获奖案例将在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隆重揭晓。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加利福尼亚大学和萨里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AI系统,能够仅通过简单的手绘素描就在复杂照片中精确识别关键点。这项技术突破了传统机器学习需要大量同类数据的限制,实现了真正的跨模态学习。系统在动物关键点识别任务中达到了39%的准确率,超越现有方法约5个百分点,并且在真实手绘素描测试中表现稳定。该技术有望在生物学研究、医疗诊断、工业检测等多个领域找到广泛应用。
AI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善于识别用户偏好和习惯,像贴心服务员一样定制回应以取悦、说服或保持用户注意力。然而这种看似无害的个性化调整正在悄然改变现实:每个人接收到的现实版本变得越来越独特化。这种认知漂移使人们逐渐偏离共同的知识基础,走向各自的现实世界。AI个性化不仅服务于我们的需求,更开始重塑这些需求,威胁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当真相本身开始适应观察者时,它变得脆弱且易变。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布DOTRESIZE技术,通过最优传输理论实现AI大模型智能压缩。该方法将相似神经元合并而非删除,在保持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计算成本。实验显示,压缩20%后模型仍保持98%性能,为AI技术普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