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 AsiaPac Technology 经历了一场意义深远的业务转型。三十多年前,它最初作为一家 IT 产品分销商起步,如今已演变为一家科技服务供应商,推动区域内的多云和数字化转型项目。
这一变革的重要推动者正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Andrew Cheng,他形容这一演变简直是一场“巨大变革”。回顾公司的创始历程,他表示: “我们最初是一家 IT 产品分销商。其中一个核心产品是笔记本电脑,我们曾经被视为一家公司专注于笔记本电脑的分销商,大约持续了 10 年。”
鉴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仅作为笔记本电脑分销商所面临的局限性,Cheng 带头推动了首次重大转型,即向企业 IT 领域的拓展。 “不过这不仅仅是增加几个品牌,而是一场根本性的转变。那时,我引进了 Sun Microsystems、Oracle 和 IBM 的企业产品。”他说。
真正的催化剂是 Sun Microsystems,该公司由 AsiaPac 在新加坡代理,这为公司提供了销售数据库和备份软件等企业级产品的机会。此后 10 到 15 年,这一专注企业领域的发展方向一直定义着 AsiaPac,期间公司不断锤炼技能,提供一系列商业科技服务。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下一次重大变革悄然到来。大约在 2009 年,当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进入新加坡市场时,众多既有 IT 服务供应商对成为其合作伙伴表现犹豫,但 Cheng 看到了发展 AsiaPac 云能力的机遇,那时云计算的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
AsiaPac 进军云领域获得了丰厚回报。公司早早拿下了建造新加坡卫生部 HealthHub 数字健康平台的标志性项目,为此培训了美国的工程师并构建了 AWS 能力。其云计算专业技能成为后续赢得政府整体招标项目的基石,并进一步确立了其在大规模、关键云部署项目中的声誉。
不久之后,前瞻性促使公司迎来了又一次转变。面对日益加剧的行业整合,Cheng 意识到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存在风险。“我不能只依赖 AWS,因此我转向了 Microsoft。这就是我们如何转型为一家多云服务提供商的故事。”他补充道,如今 AsiaPac 同时也是 Google Cloud 以及中国云服务提供商(包括 Alibaba Cloud 和 Huawei Cloud)的合作伙伴。
凭借多云的专业能力,AsiaPac 致力于围绕管理复杂云环境构建独特的价值和知识产权。公司还开发了一套托管服务平台、云实施方案以及数字化转型框架,为客户在连通性、自动化、应用程序接口 (API) 集成和数据平台等方面提供指导,将 AsiaPac 定位为一家“精品咨询公司”,Cheng 如是说。
“我们原本用的是同一批人,从一家分销商转变为系统集成商,再到转型为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我有一位工程师,曾经负责修理笔记本电脑,但如今他已经在提供云解决方案了。” – Andrew Cheng, AsiaPac
AsiaPac 同时还构建了扎实的企业 IT 能力,Cheng 认为这是难得的。“除了多云,我们还能够进行数据中心现代化、网络建设以及终端用户计算。”他指出,与那些可能只专注于项目管理或云迁移的行业巨头相比,这种全能性更显优势。
意识到规模化发展的必要性,AsiaPac 在 2018 年决定被 Keppel 旗下的子公司 M1 收购,Keppel 是一家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和运营商。Cheng 揭示:“自那以后,我们的业务增长了七倍。”这次收购也推动了 AsiaPac 通过一系列并购,在马来西亚和越南拓展业务,涵盖网络安全、存储、计算和应用开发等领域,从而利用当地的资源和能力。
Cheng 将 AsiaPac 的区域扩展形容为构建“一串哨站”,其中新加坡起到了“公共厨房”的作用,通过整合各项能力,为寻求区域支援结构的跨国客户提供服务。再加上 Keppel 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的数据中心,为客户提供了覆盖 13 个国家 35 个数据中心的资源。
与 M1 的协同效应也是另一个关键区别点。Cheng 同时负责 M1 的企业业务,他正将这一电信公司的连通性与 AsiaPac 的服务进行整合。“连通性,加上数据中心现代化、云计算和托管服务,正是我们的秘密武器。”他补充道,这将使 M1 能够为企业客户提供超越单纯连通性的更多价值。
预测市场需求是 AsiaPac 保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Cheng 经常参与供应商咨询小组,将客户在小组中提出的问题视为机遇。他还成立了专门团队,以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 (AI) 和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
尽管生成式 AI 的出现让 Cheng 有些措手不及,他迅速组织了一个专门团队来应用这一技术,并借助 Google Cloud 在 AI 领域的优势,加上现有的 AWS 和 Microsoft Azure 能力。对量子计算的关注,则源于对未来数据安全威胁的预判,这在链接到 Keppel 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时显得尤为相关。
但使 AsiaPac 的成长故事令人瞩目的,正是其在业务转型过程中不断提升员工技能的能力。“我们原本用的是同一批人,从一家分销商转变为系统集成商,再到转型为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他补充道,公司的敏捷文化和持续学习精神使这一切成为可能。“我有一位工程师,曾经负责修理笔记本电脑,但如今他已经在提供云解决方案了。”
公司凭借适应能力和自动化应用,使得最初只有 20 名员工的精干团队区域内扩展至近 400 人,足以与全球系统集成商这一主要竞争对手展开有效竞争。
尽管面临来自成本更低的区域竞争者的挑战,Cheng 对品质回归充满信心,并坚信客户最终会注重关键系统所需的专业性和可靠性。“但我们必须不断进化,确保自己始终站在技术前沿,我们也看到客户愿意为良好的技能支付溢价。”
从最初销售笔记本电脑起步,AsiaPac 的成长历程证明了其远见、适应能力和敢于拥抱变化的勇气。正如 Cheng 所言,该公司不追求成为最大的企业,而是力求保持领先潮流。“我在经营着一家支持国家运转的企业。我们不必一定要庞大,但必须保持相关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晚上没睡好,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而充足的睡眠不仅能让我们恢复精力,还能帮助大脑整理和巩固当天学到的知识。有趣的是,AI模型竟然也表现出了类似的“睡眠需求”。
DeepSeek-AI团队通过创新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仅用2048张GPU训练出性能卓越的DeepSeek-V3大语言模型,挑战了AI训练需要海量资源的传统观念。该研究采用多头潜在注意力、专家混合架构、FP8低精度训练等技术,大幅提升内存效率和计算性能,为AI技术的民主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尽管模型上下文协议(MCP)自11月推出以来用户数量快速增长,但金融机构等监管行业仍保持谨慎态度。银行等金融服务公司虽然在机器学习和算法方面是先驱,但对于MCP和Agent2Agent(A2A)系统的采用较为保守。监管企业通常只使用内部代理,因为其API集成需要经过多年审查以确保合规性和安全性。专家指出,MCP缺乏基本构建块,特别是在互操作性、通信标准、身份验证和审计跟踪方面。金融机构需要确保代理能够进行"了解您的客户"验证,并具备可验证的身份识别能力。
加拿大女王大学研究团队首次系统评估了大型视频语言模型的因果推理能力,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在理解视频中事件因果关系方面表现极差,大多数模型准确率甚至低于随机猜测。研究创建了全球首个视频因果推理基准VCRBench,并提出了识别-推理分解法(RRD),通过任务分解显著提升了AI性能,最高改善幅度达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