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昨天凌晨
受疫情影响而姗姗来迟的苹果新机iPhone 12
终于揭开了面纱
你的钱包准备好了吗?
不说别的,小编就打算加入购买者行列
原因是自己用了3年的手机
从今年初开始存储容量就频频告急
其实,这就涉及到手机使用寿命的问题
之前有研究显示
大部分人手机的更换频率为3年一换
并不是手机坏了
而是性能指标满足不了要求
就比如小编的手机
如果存储容量够用的话
再用1-2年也不是问题
说到这儿
小编想到服务器作为电子产品
是否也和手机一样呢
今天就来聊聊服务器的使用寿命
一台服务器能用多久?
关于服务器的使用寿命,大多数人会告诉你,运行了大约5年之后,你的服务器就该换了。这是这个行业的经验法则。
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和手机一样,服务器平均5年的更换周期也不是因为坏了,而是技术进步的速度非常快,仅仅两代服务器之间,其性能都有可能存在100-150%甚至更大的差距,而40%-50%的性能差距更是普遍。
从成本效益角度上讲,继续运维那些难以满足现代工作负载需求的服务器,不如用新的服务器来代替它们。管理一个能够处理大型现代工作负载的单一服务器更容易,而不是管理三到四个遗留服务器以支持相同的工作负载。
当然,5年这个说法也不是绝对。这主要看服务器的性能各方面是否可以满足到用户当前的业务需求,假如可以满足到,而服务器本身也没有硬件方面的问题,那么5年甚至10年后继续使用也没有任何问题。
影响服务器
使用寿命的因素有哪些?
客观来说,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服务器的更新换代是早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使用它。让一台服务器尽可能长的为你工作,才是最大化投资回报的体现。那么在日常的运维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服务器的使用寿命呢,这里说几点。
01在合适的环境工作
通常电子信息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在“18℃~30℃”之间,理想温度为“26℃”。温度过高或过低,将会使服务器受到损害并加速其老化,从而影响服务器的使用寿命。因此,服务器的理想工作环境是在24小时都有制冷设施,并且保持无尘的机房里。
02别让你的服务器长时间高负载运行
服务器的运行时会产生热量,工作负载越高则释放的热量也越大,如果长时间在高负载状态下运行,也会加速设备老化而影响寿命。而且,出于业务发展的考虑,你也不应该让服务器长时间高负载运行,万一来了新业务你的服务器可承受不了可是要“罢工”的。
03强大的硬件设计
如同当初小编的手机存储容量再买大一点,也就不用换了一样。如果服务器想要延续其生命周期,全面的服务器性能扩展也是必备的要素之一,这其中包括了:是否支持大容量的、新一代的内存;是否支持NVMe闪存等新一代存储介质;是否支持更多的GPU(比如说用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或XeonPhi、Xeon FPGA等多类型、多数量配置;是否支持新一代的网络(比如25G)等等。
这里就要说到戴尔易安信PowerEdge服务器,它不仅支持以上这些需求,让企业能够面对未来需要,它还针对NVDIMM内存进行了针对性优化的支持,这一技术通过在内存DIMM上使用非易失性介质,而让服务器获得一种“介质性能属于闪存,访问方式类似内存,掉电不丢失,又能够尽可能利用高性能的内存通道存取数据”的全新体验。
此外,戴尔易安信还专门推出了模块化服务器PowerEdge MX7000。顾名思义,模块化就是用户可根据自身业务情况,进行配置的灵活选择。PowerEdge MX7000具备创新的设计和功能,用户可自定义计算、存储及网络模块,确保部署环境的长久适用性。PowerEdge MX7000机箱将集成未来至少3代的计算节点组件,为用户提供多代技术保障,从而有效避免过度技术投资。
并且,基于灵动基础架构设计理念,PowerEdge MX7000适用于多种工作负载 ,包括虚拟化、软件定义存储,如SDS、SDN和HCI,以及大数据分析环境;同时提供类似于云的体验,兼具本地系统所具备的速度、可靠性和安全性,满足多种业务场景的使用。
好了,关于服务器的使用寿命就聊到这里
关于这次是否购买iPhone 12
也有网友给出了其他意见
原因嘛,王守义说“13香”
你呢?
相关内容推荐:戴尔易安信丰富全面的 IT 方案支撑服务器数据安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晚上没睡好,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而充足的睡眠不仅能让我们恢复精力,还能帮助大脑整理和巩固当天学到的知识。有趣的是,AI模型竟然也表现出了类似的“睡眠需求”。
DeepSeek-AI团队通过创新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仅用2048张GPU训练出性能卓越的DeepSeek-V3大语言模型,挑战了AI训练需要海量资源的传统观念。该研究采用多头潜在注意力、专家混合架构、FP8低精度训练等技术,大幅提升内存效率和计算性能,为AI技术的民主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尽管模型上下文协议(MCP)自11月推出以来用户数量快速增长,但金融机构等监管行业仍保持谨慎态度。银行等金融服务公司虽然在机器学习和算法方面是先驱,但对于MCP和Agent2Agent(A2A)系统的采用较为保守。监管企业通常只使用内部代理,因为其API集成需要经过多年审查以确保合规性和安全性。专家指出,MCP缺乏基本构建块,特别是在互操作性、通信标准、身份验证和审计跟踪方面。金融机构需要确保代理能够进行"了解您的客户"验证,并具备可验证的身份识别能力。
加拿大女王大学研究团队首次系统评估了大型视频语言模型的因果推理能力,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在理解视频中事件因果关系方面表现极差,大多数模型准确率甚至低于随机猜测。研究创建了全球首个视频因果推理基准VCRBench,并提出了识别-推理分解法(RRD),通过任务分解显著提升了AI性能,最高改善幅度达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