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随着云计算进入到全面爆发的阶段,企业级客户对于云的接受程度正稳步提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也正开始从传统架构全面转向云架构,这也让混合多云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并采用。
可以看到,今天很多企业都已经将云战略逐渐实现落地,并朝着多云架构演进,但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单一的云架构尚能应对,但企业采用混合云模式之后,其架构、应用和服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会快速上升,由此就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戴尔科技云平台“应运而生”,它由资源平台、数据平台、创新平台三大平台组合而成,通过一致性架构、一致性管理和一致性服务,并基于机器学习的端到端监控管理,戴尔科技云平台能实现三大平台的自动化管理和运维,是真正的跨边缘-核心-云企业级一致性的工业互联网就绪平台。

客观的说,企业上云以及数字化转型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安全,平滑,甚至润物细无声的转变,而不是颠覆和打破重建。从这个角度来说,戴尔科技云平台的三大平台创新组合,不仅会让中国企业通过上云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从天堑变通途”,也必将重构未来企业混合多云市场的新格局。
混合多云的六大挑战
按照Gartner的数据,到2020年之后,超过90%的组织将利用混合云构建基础设施。此外,第三方调查统计,目前大部分企业使用的云服务商超过3到5家,同时与单纯利用公有云的方案相比,混合云还能够帮助企业客户提高2.5倍的业务价值,这让混合多云成为今天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新常态”。

但也要看到,企业走向混合多云之旅是难以“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中主要面临的挑战包括六个方面,具体来看:
01开支泛滥
很多企业公有云的开支采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采购的公有云资源往往是基于短期需求的,再加上不同业务部门都有各自的公有云的采购需求,这就导致了公有云资源的采购开支泛滥。02管理失控
今天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公有云服务商,由于各家技术路线不同,这就让市场中出现了各种互不兼容的云管理平台,而企业基于这些不同的云平台去构建混合多云架构,不仅在技术上难以“兼容”,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03业务合规难保
随着业务合规重要性的增加,企业越来越多的数据可能分布在不同的部署环境之下,有些部署在云下,有些部署在云上,这种“云上云下”的数据如何保证其业务合规,是困扰企业的重要难题。
04应用迁移周期长
今天很多云平台都是基于开源技术搭建的,但由于生态的不成熟,导致集成难度颇大,包括如何让运转着的旧系统和新应用之间做到无缝的衔接,如何在不同架构之下实现平滑迁移,由此也增加了系统改造、软件移植、数据迁移的成本、难度和安全风险。
05核心应用现代化难
今天中国企业往往存在敏态和稳态两种不同的IT系统,其中“稳态”IT是指企业多年信息化积淀为基础,实现稳定、安全和高性能的IT架构;“敏态”IT则需要借鉴互联网前沿技术,构建敏捷、灵活和差异化数字化架构。
这两种架构之间通常是泾渭分明的,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相互融合的,因此,企业现有的系统其实是无法保证稳态+敏态混合多云的应用交付趋势的。
06智能物联升级难
工业互联网是企业未来转型升级的核心趋势,但大部分的工业互联网不是真正的跨边缘-核心-云的架构,没有办法实现工作负载的双向迁移,这样也就难以实现动态的企业级一致性的稳定性,让智能物联升级变得十分的困难。
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采用混合多云策略在给企业带来众多好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包括开支泛滥、管理失控、业务合规难保、应用迁移周期长、核心应用现代化难、智能物联升级难等挑战。
因此,企业如何在实现混合多云策略的过程中,让业务的影响及风险最小化、实现企业应用“平滑上云”,可以说已成为目前企业混合多云之旅中面临的重大难题。
解读戴尔科技云平台
也正是洞察到这种变化,戴尔科技云平台“应运而生”。它由资源平台、数据平台、创新平台三大平台组合而成,通过“一致性架构、一致性管理和一致性服务”,帮助企业轻松构建和运维具有公有云体验的私有云或者混合云。真正让企业提高业务敏捷性灵活性,同时降低总体云建设和运维成本。

首先,戴尔科技云资源平台,是真正具有企业级一致性混合多云的资源平台。
它通过VMware Cloud Foundation(VCF)实现智能监控管理,保证业务工作负载生命周期安全;在此基础上,VCF与Dell EMC的不同硬件组合,还能提供不同的服务,如VCF on VxRail,可帮助企业打造现代化云平台;VCF on PowerMax,让企业轻松实现0级云存储;VCF on PowerStore,则可以实现跨云-边的存储服务,这种跨混合多云的智能存储平台,能够通过有效容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并动态加速,超可扩展地实现IT增效提速。
其次,戴尔科技云数据平台,是能够快速赋能企业安全构建混合多云业务数据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就绪大数据平台。
特别是通过DataIQ对非结构化数据智能分类、标记、归档、检索,能够加速数据变现速度。此外,戴尔科技云数据平台支撑跨核心-边缘-云的软件定义数据保护平台,保证企业级以及跨界跨业生态协作环境下的业务合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周一AWS美东数据中心DNS故障导致数百万用户和上千家企业断网,Reddit、Snapchat、银行和游戏平台均受影响。专家认为这凸显了冗余备份的重要性,CIO需要根据业务关键性进行风险评估,优先保护核心系统。单一供应商策略仍可行,但需通过多区域部署分散风险,建立故障转移计划。金融、医疗等高风险行业需更高冗余级别。
上海AI实验室等机构联合提出FrameThinker框架,革命性地改变了AI处理长视频的方式。该系统采用"侦探式"多轮推理,先快速扫描全视频获得概览,再有针对性地深入分析关键片段。通过两阶段训练和认知一致性验证,FrameThinker在多个视频理解基准测试中准确率平均提升10.4%,计算效率提高20倍以上,为AI视频理解领域带来突破性进展。
英国政府发布新的反勒索软件指导文件,旨在解决供应链安全薄弱环节。该指南与新加坡当局联合制定,帮助组织识别供应链问题并采取实际措施检查供应商安全性。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过去一年处理了204起"国家重大"网络安全事件。指南强调选择安全可靠的供应商、加强合同网络安全条款、进行独立审计等措施,以提升供应链韧性和防范网络攻击。
复旦大学团队创建MedQ-Bench基准,首次系统评估AI模型医学影像质量评估能力。研究覆盖五大成像模式,设计感知-推理双层评估体系,意外发现医学专用AI表现不如通用AI。结果显示最佳AI模型准确率仅68.97%,远低于人类专家82.50%,揭示了AI在医学影像质控应用中的现实挑战和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