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甲骨文公司做出了一个当时看起来很糟糕的决定。该公司宣布以74亿美元收购Sun Microsystems公司,扣除Sun的现金和债务后净额为56亿美元。
当时业界的普遍看法是:为什么一家数据库和企业软件公司要收购一家衰落的服务器公司,并承担硬件业务带来的成本负担?甲骨文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的这一决定受到了广泛质疑。
但事实证明,2009年甲骨文并没有为了收购Sun而抵押自己的未来,相反,它买到了自己的未来。只是这一点用了大约15年时间才变得明显。
如前所述,当时的传统观点认为Sun交易会拖累甲骨文的盈利能力。Sun公司曾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核心",但其基础的Solaris和SPARC服务器业务受到Linux和x86的冲击,任何人都可以搭建LAMP架构的网络服务器。收购时,Sun每月亏损1亿美元。
短期来看,消息并不算太糟糕。收购后的财年,甲骨文总收入增长了33%,主要由软件业务驱动,而硬件(服务器)业务收入仅下降了6%。但隐藏在这些数字中的是收购的精华:甲骨文的Exadata全球安装基数超过了1000套。
传统观点认为,通过收购Sun,甲骨文进入了服务器业务。实际上,Sun收购为甲骨文带来了系统专业技术,这不仅是其不断增长的Exadata业务的关键,也是未来云业务的关键,而该公司在2009年甚至还没有设想到这一点。
尽管如此,收购几年后,评价仍然大多是负面的。2016年,ZDnet的一篇帖子将甲骨文和Sun列为最糟糕的科技并购案例之一。
快进到现在。9月10日,甲骨文股价飙升超过36%,这主要不是因为当前收入(低于华尔街预期),而是因为其云基础设施管道。该公司报告了4550亿美元的"剩余履约义务"(已承诺的销售管道),主要由AI驱动;这是一年前报告的四倍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考虑到甲骨文被指定为OpenAI Stargate项目的云基础设施提供商,这些RPO本不应该那么令人惊讶。但在甲骨文发布财报的同一天,宣布其中3000亿美元来自Stargate项目。
那么,这一切与Sun有什么关系呢?如上所述,Sun Microsystems的收购被证明是一个系统业务,而非服务器业务的策略。虽然Exadata早于Sun收购,但此前是在惠普硬件上交付的。现在甲骨文可以控制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很快,其Exadata的标语就是"工程化系统":本质上是为硬件设计的软件,反之亦然。
当甲骨文进入云业务时,这种专业技术被派上了用场。在2008年甲骨文全球大会的主题演讲中,埃里森将云业务斥为"胡言乱语"。但几年后,甲骨文被迫做出回应。值得称赞的是埃里森:当现实情况发生变化时,他愿意改变方向。从Sun收购获得的内部专业技术开始,甲骨文积极从AWS和Azure招募一些最优秀的人才,从零开始构建云业务。
即使选择了全力投入,埃里森也毫不犹豫地中途重新制定计划。意识到第一代架构无法让甲骨文云基础设施与亚马逊网络服务、微软Azure或谷歌云区分开来,埃里森停止了第一代架构,并下令从底层重新架构。其中的亮点包括:为了更好的安全性,它将客户代码和数据与甲骨文控制代码分离,并提供完全的租户隔离。为了性能和规模,它简化了拓扑结构,这使得RDMA成为可能——一种允许绕过操作系统直接内存访问的协议。2018年推出第二代架构后,第一代架构在五年后终于退役。
因此,甲骨文云基础设施(OCI)凭借其扩展AI工作负载的能力而脱颖而出。几乎每个超大规模云服务商都运行英伟达公司的图形处理单元,但只有OCI能够将它们组合成"超级集群",最近达到了超过13万个GPU。Exadata云业务也从中受益;鉴于客户需求,以及没有超大规模云服务商能够复制甲骨文RDMA优化的现实,基于Exadata基础设施的甲骨文数据库现在作为原生服务托管在所有三个超大规模云服务商上。从一个温和的开始,在过去一年中,多云甲骨文数据库业务增长了15倍。
当然,重力定律决定了凡是上升的东西都必须下降。关于当前的AI淘金热是否会像互联网泡沫一样发展,存在严重的疑问。虽然甲骨文的剩余履约义务使其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竞争对手相形见绌,但事实是甲骨文作为一家公司,其规模和收入基础只是竞争对手的一小部分。这意味着它必须将更多收入投入到资本投资中。
好消息是,甲骨文通过不为OCI区域购买建筑物或房地产来对冲风险。它只在订单实际到来时才购买设备和建设基础设施。尽管如此,对单一客户OpenAI的大量投入引发了对这种繁荣可持续性的质疑。
15年前,谁会想到Sun Microsystems会成为改变甲骨文的反向收购呢?当时这是一个失败的服务器业务,但Sun拥有改变剧本的系统专业技术。从长远来看,这种专业技术可能会将甲骨文的主要业务从企业软件转变为云基础设施提供商。
Q&A
Q1:甲骨文收购Sun Microsystems为什么被认为是错误决定?
A:2009年甲骨文以74亿美元收购Sun时,业界普遍认为这是个糟糕的决定。当时Sun是一家衰落的服务器公司,每月亏损1亿美元,其核心的Solaris和SPARC服务器业务受到Linux和x86冲击。人们质疑为什么数据库软件公司要承担硬件业务的成本负担。
Q2:Sun收购如何帮助甲骨文发展云业务?
A:Sun收购为甲骨文带来了关键的系统专业技术。这些技术让甲骨文能够控制Exadata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实现"工程化系统"。当甲骨文进入云业务时,这种专业技术成为构建差异化云基础设施的基础,特别是在AI工作负载扩展能力方面。
Q3:甲骨文云基础设施有什么独特优势?
A:甲骨文云基础设施的独特优势在于能够将英伟达GPU组合成"超级集群",最近达到超过13万个GPU的规模。此外,通过RDMA协议优化,甲骨文数据库服务现在作为原生服务托管在所有主要云平台上,多云数据库业务在过去一年增长了15倍。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雅虎、Quora、Medium等在线媒体品牌正采用名为RSL的新协议,防止AI公司未经授权复制其内容用于模型训练。RSL协议基于RSS标准开发,为AI时代的互联网提供缺失的许可层。该协议旨在成为比robots.txt更强大的技术层,应对目前占互联网流量一半以上的AI爬虫。Reddit、MIT出版社等多家机构已加入该协议。随着AI导致网站流量下降25%,出版商正通过诉讼或授权协议寻求补偿。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思科280亿美元收购Splunk后的18个月里,两家公司专注于将Splunk的机器数据分析技术与思科网络产品线融合,打造"思科数据织网"。Splunk平台高级副总裁表示,收购后的协同效应为Splunk带来新动力,公司策略得到放大而非偏离。双方快速整合工程团队,推出AI Canvas等项目,致力于解决企业IT数据孤岛问题。新举措包括将机器数据与业务洞察连接,推出面向Snowflake的联邦搜索功能。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