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确认与甲骨文签署为期五年、价值3000亿美元的计算基础设施采购协议,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云服务合同之一。双方将构建4.5吉瓦的数据中心计算能力,相当于两个胡佛大坝的发电量。该协议是OpenAI此前宣布的"星门计划"数据中心建设项目的一部分,旨在建立美国在AI领域的领导地位。
存储扩展专家Lucidity将其AutoScaler平台扩展至Kubernetes容器编排平台,帮助企业控制存储支出。该公司表示,Kubernetes中的持久卷常常成为隐形浪费源,虽然Kubernetes可自动扩展实例数量,但底层存储通常未被充分利用。新服务可为亚马逊EKS提供持久卷的自动扩缩容,声称可为客户节省高达70%的云块存储费用。
VAST Data收购了成立仅数月的初创公司Red Stapler,该公司由NetApp资深团队创立。Red Stapler创始人兼CEO Jonsi Stefansson将担任VAST云解决方案总经理,负责超大规模云战略。Red Stapler拥有6名开发人员,开发了跨SaaS交付、API集成、监控等功能的云控制平面和服务交付平台,将加速VAST AI OS在超大规模和多云环境中的部署,深化与全球领先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合作关系。
云计算早期主要关注基础设施迁移以节省成本,如今已成为快速开发和数字创新的关键推动力。随着AI兴起、网络威胁增加、数据需求演变等技术环境剧变,云战略需要持续重新评估。IT领导者必须建立企业决策框架、管理多云复杂性、培养创新人才文化、控制规模化成本、推进业务运营、适应AI影响、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平衡云优先与混合策略,并考虑服务迁移的灵活性。
Cirata发布新的云数据平台Symphony,承诺实现企业数据的"持续流动和管理"。该平台能够在本地、云到云以及跨区域间提供数据访问,消除数据孤岛,简化运营并通过统一控制平面支持AI应用。Symphony可在混合云和多云环境中以PB级规模持续运行,支持AWS、Azure等主流平台,无需重写或封装。
AI云服务初创公司Together AI宣布其Instant Clusters服务正式上线,该服务可自动配置GPU集群。用户通过单一API即可访问从8个GPU的单节点到数百个处理器的大型多节点系统。服务支持英伟达最新Hopper和Blackwell GPU,针对分布式训练和弹性推理进行优化。集群预装驱动程序、调度器和网络组件,支持按小时、按日和多月承诺的灵活定价模式。
Pegasystems将其低代码平台Pega Infinity从单体架构转向独立服务模式,通过与NetApp Instaclustr合作管理Apache Cassandra、Kafka等开源数据基础设施组件。这一转型让30名工程师团队每年节省超6万工作小时,无需再为管理外部资源分心,可专注解决核心业务问题。合作模式允许服务部署在Pega自有的AWS和GCP账户中,确保完全控制权。
Cohesity采用三层架构发展模式,包括成熟的备份恢复业务、快速成长的安全功能,以及新兴的AI能力。CEO表示收购Veritas后,公司结合了增长、技术开发和盈利能力,无需额外融资。公司将备份、安全和AI功能应用于数百EB级数据存储,并与Databricks等合作提供数据分析服务。Cohesity采用案例研究营销策略,通过获得行业领导者客户来推动品牌认知和销售增长。
Rubrik的虚拟气隙不可变云备份库现已支持谷歌云平台,加入原有的AWS和Azure支持。Rubrik云备份库作为Rubrik安全云的组件,提供托管式、云原生、安全隔离的云端不可变备份存储库。该解决方案在网络攻击或其他不利事件发生时,确保客户能够获得干净、未受损的数据副本进行恢复,包含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和客户管理密钥加密功能。
谷歌宣布计划到2026年底在弗吉尼亚州投资90亿美元,重点发展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投资包括在里士满南部切斯特菲尔德县建设新数据中心,扩建现有设施,并为当地居民提供教育和职业发展项目。弗吉尼亚州长表示这项投资是对该州AI经济领导地位的有力认可。此次投资是谷歌北美扩张战略的一部分。
DE-CIX印度宣布成为该国首个将星链纳入互联网交换生态系统的平台,开创历史先河。随着星链获得印度电信部商业许可证,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正式启动服务。星链将提供25-220Mbps的网速,为山区、农村等偏远地区提供真正的宽带服务。DE-CIX通过其全球Space-IX项目为卫星运营商提供互联服务,确保轨道网络与高性能地面基础设施的无缝连接。
谷歌云在新加坡推出本地部署的Gemini AI模型,通过完全断网的Google分布式云服务,让政府机构和监管行业首次能在自有数据中心运行AI模型。新加坡政府科技局等机构将率先使用该技术。同时,谷歌云扩展了在新加坡公有云区域的数据驻留保证,支持本地机器学习处理。星展银行和职总平价等企业已开始应用相关AI能力。
博通690亿美元收购VMware后,通过将客户从永久许可转向高价订阅模式,基础设施软件收入同比增长25%至66亿美元。然而激进的定价策略导致客户续费成本暴涨200%-1000%,引发大量客户流失。Nutanix等竞争对手趁机获得超2700名新客户,年度经常性收入达22.2亿美元。博通在大会上发布VCF 9.0平台,集成AI服务和安全功能以挽回客户。分析师认为博通短期财务表现强劲,但长期成功取决于能否在财务优化与客户保留间找到平衡。
亚太地区企业IT工作负载正在重新平衡,在经历多年公有云热潮后,企业开始重新投资私有云基础设施。博通高管在VMware Explore 2025大会期间表示,将以VMware Cloud Foundation为核心制定战略。该解决方案提供完整的软件定义私有云堆栈,旨在实现企业和服务提供商的标准化部署,帮助客户在云采用成熟过程中重新思考工作负载配置。
博通在VMware Explore大会上宣布,将AI功能直接集成到VMware Cloud Foundation软件中,无需额外费用。公司还推出新的数据管理平台,旨在提升私有云平台在AI和现代应用中的采用率。此外,博通扩大了与Canonical的合作,为开发者提供更小巧的容器镜像和预编译虚拟化GPU驱动程序,实现在Ubuntu系统上更快速、简单、安全地部署AI工作负载。
博通宣布对VMware Cloud Foundation平台进行重大升级,将私有AI服务集成到核心订阅中,并为vSAN存储虚拟化软件添加云原生对象存储支持。此举旨在满足企业对简化基础设施、高效AI采用和网络安全的需求。升级包括与英伟达合作的VMware Private AI Foundation服务、支持AMD GPU、Amazon S3兼容对象存储、与Canonical合作的Ubuntu容器镜像,以及新的四阶段自动化安全流程。博通还推出了面向高监管行业的VCF网络合规高级服务。
博通宣布将VMware Cloud Foundation 9.0转型为AI原生平台,为开发者提供安全现代的私有云基础设施。新版本集成VMware私有AI服务,支持AI模型设计、部署和治理。平台增加GPU监控、AI模型库、向量数据库等功能,支持AMD和英伟达GPU的灵活部署。同时引入网络安全合规高级服务,提供实时监控和自动修复能力,强化零信任安全防护。
Meta与谷歌云签署价值100亿美元的AI云托管协议,这是Meta总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AI计划的一部分。该协议持续至2031年,体现了两家科技巨头的长期合作关系。此举反映了大型企业在"自建vs外购"策略上的考量,同时帮助谷歌在云AI市场与AWS等竞争对手抗衡。谷歌云提供多样化服务包括Vertex AI、BigQuery等,协议宣布后谷歌收入增长32%。
量子计算技术正从理论走向实用,但其高昂成本和维护难度让多数企业望而却步。量子即服务(QaaS)通过云端按需付费模式,让企业无需巨额投资即可体验量子计算。全球量子计算市场预计将从2025年的18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75亿美元。目前IBM、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科技巨头已推出相关服务,为学术机构、制药、汽车航空和金融等行业提供量子计算能力,助力复杂系统建模和优化挑战。
英国电信集团与亚马逊云服务续签五年战略协议,深化云端数字化转型。此次合作将重点从工作负载迁移转向云原生基础设施升级,采用微服务架构改造传统系统。协议还涉及将AWS技术融入移动网络和无线接入网络,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分布式数据平台,实现自主网络运营。英国电信计划利用AWS机器学习和生成式AI技术自动化网络运营中心流程,打造可预测、检测并实时解决问题的自愈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