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在“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1-华为云生态峰会”上,华为云联合50+SaaS伙伴共同启动“星光计划”2021行动,此次行动主要面向全国8大重点区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川、江苏、浙江、山东),6大重点行业(金融、制造、汽车、零售、物流、地产),基于华为云在品牌、营销、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联合SaaS伙伴,推动千行百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会上,华为云与畅捷通、金蝶、甄云、博海迪、微茗、盛原成、软通动力、明源云、雅顾、沃丰时代、赞奇、 阿帕12家SaaS伙伴代表联合启动“星光计划”2021行动,华为中国区云与计算CMO张鹏宣布“星光计划”2021行动初期将投入2亿元星光基金,赋能1000家SaaS伙伴,携手伙伴助力50万家企业云上创新。

(华为云星光计划2021行动启动仪式)
自疫情以来,国内教育、旅游、餐饮等多个传统行业遭受重创,而SaaS行业却在疫情之下突飞猛进,成为逆流而上的典型代表。当前,整个SaaS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产业创新大潮已至,中国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提升,为SaaS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另一方面,立足于核心驱动力的SaaS市场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也为企业带来了众多困扰。
从销售层面上看,SaaS企业拓客难,客户对品牌认知度低;从技术层面上看,产品交付和创新研发效率低;从商业模式上看,规模小的SaaS不赚钱,付费意识单薄,大企业门槛相对高且要定制。此外,构建SaaS生态成本高,还有可能成为互不联通的“鱼塘”。
针对SaaS伙伴业务痛点,华为云星光计划2021行动将持续从品牌联合共创、产业能力共享、创新技术赋能、专项资源赋能等四个维度助力SaaS企业完善品牌、商业、技术、营销等能力构建,真正驱动行业数字化升级。值得关注的是,继本月“星光计划”2021行动落地后,6-11月,华为云将联合50家伙伴着力实现营销通路共建,共拓行业市场,12月将重点发布行动总结与伙伴表彰,接连而来的行动频频。
在品牌联合共创层面,华为将借助自身品牌活动,通过联合品牌营销市场推广,实现与合作伙伴的共拓、共享、共荣,构建领导力。
产业能力共享层面,通过开放华为全方位销售体系与产业渠道资源,利用华为在企业市场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庞大的渠道伙伴体系优势及120+产业云基地、 HMS生态资源等多渠道提升合作伙伴变现力。
在创新技术赋能层面,华为将为合作伙伴提供容器/微服务、SaaS化、大数据、AI、视频、智能边缘等6大技术支持,提供原厂技术认证、技术专家支持,联合孵化和行业创新解决方案及应用。助力伙伴业务高效发展、智能升级,赋予合作伙伴创新力。
在专项资源投入上,2亿星光专项基金激励、伙伴专属MDB 营销基金支持、云迁移专项优惠、1亿美元沃土云创扶持基金等资金及资源投入助力伙伴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张鹏表示,“此次专项行动,华为云与伙伴们将共同整合价值SaaS应用、行业场景解决方案、行业咨询服务、云原生2.0技术等等,真正驱动行业数字化升级。期待越来越多的优秀伙伴加入星光计划,大家一起共创共赢。”基于华为云平台发布的华为云星光计划2021行动也将成为更多SaaS企业,行业技术型伙伴拥抱SaaS化大势,业务转型升级的选择。

华为中国区云与计算CMO张鹏 发表演讲
“技术共生,商业共赢”,面向2021,以星光领航,华为将联合SaaS行业伙伴并肩前行,抢抓行业机遇构建商业价值,征战数字时代的“星辰大海”。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第三季度财报超华尔街预期,净收入达41亿美元。公司通过裁员等成本削减措施及软银、英伟达和美国政府的大额投资实现复苏。第三季度资产负债表增加200亿美元,营收增长至137亿美元。尽管财务表现强劲,但代工业务的未来发展策略仍不明朗,该业务一直表现不佳且面临政府投资条件限制。
美国认知科学研究院团队首次成功将进化策略扩展到数十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微调,在多项测试中全面超越传统强化学习方法。该技术仅需20%的训练样本就能达到同等效果,且表现更稳定,为AI训练开辟了全新路径。
微软发布新版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支持最多32人同时参与聊天会话的Groups功能,并新增连接器可访问OneDrive、Outlook、Gmail等多项服务。助手记忆功能得到增强,可保存用户信息供未来使用。界面新增名为Mico的AI角色,并提供"真实对话"模式生成更机智回应。医疗研究功能也得到改进,可基于哈佛健康等可靠来源提供答案。同时推出内置于Edge浏览器的Copilot Actions功能,可自动执行退订邮件、预订餐厅等任务。
纽约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的ThermalGen系统能够将普通彩色照片智能转换为对应的热成像图片,解决了热成像数据稀缺昂贵的难题。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流匹配生成模型和风格解耦机制,能适应从卫星到地面的多种拍摄场景,在各类测试中表现优异。研究团队还贡献了三个大规模新数据集,并计划开源全部技术资源,为搜救、建筑检测、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