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的2020,与确定的云原生2.0

对今年的全球资本市场而言,2020 年突出一个不确定性。不仅有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击,更有美股连续三次熔断对全球经济所造成的影响,

“新冠疫情从根本上改变了商业模式,工作流向线上迁移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依赖电子商务(B2B 和 B2C)和网上银行推动创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云原生技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加速了云原生技术的普及。我们正处在一个巨大的转变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成为云原生企业。”——CNCF 大中华区总裁 KeithChan

(摘自 Forrester 云原生报告)

不知不觉,移动互联网在国内已经经过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期。而这一阶段,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几乎等同于云计算的发展历程。在前不久 InfoQ 发布的《云原生技术探索与落地实践》中提到了一点,可以说是比较形象的解读了这十年来云计算的作用:云计算为行业带来了从底层的算力分配到上层应用的快速更迭,而基础软件作为更好运用云能力的有效路径,更是不断迸发出崭新的思想洪流。

其中所提到的『崭新的思想洪流』,无疑就是云原生。随着云计算技术在各行业不断得到深入运用,云政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基础设施,云计算的发展逐渐已步入新的拐点。

云原生技术是中国企业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关键

对今年的全球资本市场而言,2020 年突出一个不确定性。不仅有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击,更有美股连续三次熔断对全球经济所造成的影响,逆全球化的思潮开始兴起,这为国内企业在市场层面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也驱使着国内企业不断探索能够实现稳步增长的关键之道。

从近2年兴起的中台风开始,围绕企业后台架构设计转型的讨论就从未停止。面对数字时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传统的 IT 应用架构研发交付周期长、维护成本高、创新升级难,烟囱式架构,开放性差、组件复用度低,这些都成为了企业业务快速增长的瓶颈。

因此,探索出一个贴合当前市场用户的产品使用逻辑、符合不断加速的产品迭代速度、满足后台能够快速扩容、能够更加快速地洞察用户需求、可以迅速调整自身产品及服务模式的新型架构设计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云作为当前承载万物生命力的新型基础设施平台,改造与优化的重担,自然落在了云上。云原生以其敏捷、开放、标准化的特将云计算的优势进一步拓宽,轻量化、松耦合、灵活的技术架构等特点也使得云原生迅速成为企业构建面向未来的应用架构的首选。

因此,将云原生技术称作中国企业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关键,一点也不为过。近日,华为云联合 Forrester 咨询公司对中国云原生及企业级容器平台进行了调查,通过聚焦云计算基础设施及云原生应用开发及业务管理人员在引入、应用云原生技术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需求,展现中国应用云原生技术进行应用开发的现状及未来,通过这款报告以期探讨出中国企业如何以更好的姿态来面对云原生大势。

从 On Cloud 到 In Cloud,云原生经历了什么

尽管在此次报告调研中发现,许多企业对于云原生技术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在短时间内,技术、环境等外部决定性因素难以得到改善,这就导致了许多企业在向云原生体系转型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2点问题:

首先是传统云原生解决方案在架构、生态等方面的不完备性阻碍了企业云平台现代化进程。

其次是云原生开源技术的复杂性与不成熟性带来自主研发的各种风险。

因为目前企业对于云原生能力的关注层面还是主要聚焦在无状态容器应用的编排层面,缺乏对完整云原生应用生态的支持,加之主流的云原生相关技术框架内不同组件的迭代频率和成熟度都不尽相同,为企业在多云管理、云边场景下的协同编排能力以及自主研发能力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解决这些问题,现有云原生架构体系的调整势在必行。

 ON  IN,云原生正进入到 2.0 时代

以云原生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程度来进行划分,可以大致分为 1.0 与 2.0 时代。

1.0 时代的云原生可以理解为 ON Cloud,是指云原生能力简单叠加在现有基础设施之上,在互联网行业下表现比较突出。但是时间进入到今年,对于比重占比仍然很高的传统行业而言,若想通过云原生的能力来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过渡,直接采用互联网那套方法以新瓶装旧酒的模式,固然能在短期内起到成本资源节约的效益,但在这种组合之下,计算、网络、存储等基础设施无法感知应用在高可用、高性能、自动弹性等方面的诉求,也无法满足传统行业下普遍存在的跨集群、跨区域、跨云的全局化业务场景,因此企业业务与应用无法实现真正的“云原生化”。

2.0 时代的云原生则可以理解为 IN Cloud。是指将云原生技术深植于云上架构之中,任何企业只要有意愿就可以成为新云原生企业。这也是华为云对于未来行业发展的愿景与期许,让云原生技术根植于每一个行业的架构之中,以应用为中心,企业在上云或进行云端操作时可以在平台上直接使用云原生能力,从而加速云原生能力在各行各业下的能力渗透

具体来说,华为云重构企业基础设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华为云对多元算力的支持可以为满足企业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个性化算力需求,同时基于华为云擎天架构,实现基础设施层与应用的软硬协同,为应用运行提供更好的性能;

其次,基于多云、边云协同的架构,华为云可以为业务提供泛在计算能力,让企业更好的构建分布式业务架构,同时,对裸机、虚机、容器、函数等多形态的算力的支持,可以帮助企业构建统一的计算平台,不仅让企业新生的业务能力运行在容器、函数之上,实现敏捷创新,还可以兼顾传统业务的统一管理,实现立而不破 ;

此外,还提供对微服务、中间件、大数据、AI等应用完整生命周期管理的平台,让企业可以快速实现业务的高效部署和运维,并基于Volcano的应用感知和瑶光智能云脑的资源智能调度,为应用分配最合适的运行资源,从而使得应用的部署、运行、运维都更加高效,让运行在华为云原生基础设施上的应用,有更好的生命周期管理体验,。

云原生2.0是企业智能升级的新阶段

云原生2.0是企业智能升级的新阶段,这标志着新云原生企业既需要满足新生能力生于云、长于云,也需要继承既有能力,并与新生能力立而不破、有机协同。华为的数字化转型就是从’非云原生企业成为新云原生企业的最佳实践。

因此华为云认为,1.0 时代的云解决的是在互联网层面下包括资源极致的性价比和弹性伸缩等资源问题,而今天的云要解决的是面向未来包括政企在内所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问题这也正是华为云推出云原生2.0理念所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升级应用架构,重构企业云原生基础设施全貌

所有的技术都是为了业务、应用而服务,因此就像面向对象开发一样,架构也需面向应用和开发者来设计。在今年的 HC2020 大会上,华为云全新推出的云原生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通过将现有的算力、网络、存储等基础服务架构进行重构,打造天然多云的架构体系,其中包含 130+开箱即用的云原生应用,新增对中间件、AI、大数据 、边缘等场景的生态覆盖,在满足所有业务云原生化之后对于各类关键 SLA 指标的诉求的同时,为开发者提供应用调度、治理、运维,构建全方位一致性的跨云业务体验。

首先要以应用为中心,为应用服务

“云原生 IN 基础设施”,关键在于将云原生作为技术的根本实现方式来深深植入于云计算基础设施之中。在云原生架构之中,微服务与 DevOps 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敏捷到 DevOps,“Focus on Value”的理念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收,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研发团队所应用到实践中去。毕竟任何企业的研发资源都不是无限的,在产品没有上市形成收入时,对很多企业而言,研发都是成本消耗,对于海量的业务需求,必须要让研发团队专注于最有价值的需求;因此基于微服务来构建端到端的 DevOps 研发体系自然就成为了云原生时代下的研发主流。通过对研发流程进行标准化、敏捷化的设置,严格的区分构建、分布、运行的准入准出,打造研发运维一体化的体系,最终形成可依照不同服务持续交付的流水线,最大程度的简化开发者对底层设施和中间件的管理运维能。

其次是专注云原生技术数新场景下的能力

当前万物互联已经形成,然而又在这样一个万物上云的背景下,有太多的边缘计算终端需要将其琐碎的数据通过云端来进行处理,但是类似于智能手表、音箱等数量多、互动频繁的小型智能终端,处理效率就成了云端的一大难题。作为一个诞生于云上应用场景的技术,这就是边缘计算技术在云原生场景下的重要性。

因此在2019 年,华为云将首个云原生边缘计算项目 KubeEdge 和首个云原生批量计算项目 Volcano 捐献给 CNCF。基于 KubeEdge,开发者可以在本地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减少了边缘终端与云之间的网络带宽消耗,既提高响应速度,降低成本,也能够保护数据隐私。

另一方面,传统企业在云上运行关键业务负载时,经常遇到资源扩展和适配上的限制。另外频繁升级迭代在线应用和服务也难以在基于虚拟机的基础设施上达到高效 DevOps 所需的更优灵活度和细致的应用颗粒度。

为此,华为云第二代裸金属容器——双零损耗裸金属容器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生。 相较于第一代裸金属容器基于 “容器 ON 裸金属”的架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业务性能的提升和成本优化,但容器组件依然运行在服务器上,这也就意味着服务器依然需要腾出大量的资源来服务于容器组件。华为云第二代裸金属容器,基于华为云擎天架构的深度软硬协同能力,将容器组件全部卸载到擎天卡上,实现“容器 IN 裸金属”,让服务器资源可 100%用于业务处理。 

云原生技术生态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平台

在报告的最后,Forrester提出,在云原生技术的落地实践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各种风险以及技术复杂性带来的挑战,企业与组织需要建立云原生优先的战略,聚焦核心业务需求并从自身现状出发,以平台化的方式构建企业级云原生能力。

这其中的核心,更是要聚焦于平台化能力。毕竟从云计算到云原生,从产品到服务,从应用到平台,无一例外都是在创新中前行。在各领域中不断深化的同时,云计算的覆盖场景也愈发广泛。伴随云原生应用的不断丰富,云上基础设施的资源服务无一例外都将向精细化管理、更优成本、极致弹性、以及研发效能、交付优化的全生命周期转化的方向演进。

而在这一进程中,云原生技术应用将会得到广泛实践,云原生架构作用无疑也会被放到放大镜下去观察。这就需要转型过程中的企业借助合作伙伴生态,共同构建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毕竟选择能够进行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云原生平台,对于企业转型过程中创造额外价值带来更加稳定的保障基础,并且从基础能力到行业实践,企业级平须能够对基础架构及云原生应用开发提供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有效支持,在安全合规的基础上为企业的可持续创新保驾护航,最终实现构建现代化的自适应企业。

作为国内在云原生技术领域下的先行者之一,华为云在基础设施层面,位居IDC中国容器软件市场份额排名中国厂商第一、应用层方面位居IDC中国DevOps云服务领导者下市场份额、产品能力的双第一;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步入到云原生2.0的进程中,其也进一步加码了云原生产业方面的投入,通过举办一系列云原生相关沙龙活动,汇聚各行业云原生技术精英,并与云原生产业及标准化组织一起,共同推进云原生技术和产业的成熟与标准化建设,加速云原生应用的落地,协助更多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与业务创新升级。

来源:业界供稿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20

12/07

16:43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
白皮书